EN
https://www.gov.cn/

旅遊+工業融合中共贏

2016-11-27 14:54 來源: 旅遊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破舊的電子廠區變成了北京798藝術區,江西景德鎮古瓷窯打造成了5A級景區,航天工業讓海南文昌旅遊收入5年內翻一番,浙江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在建設之初就設定了“工業+旅遊”的融合發展之路……

近年來,各地的實踐證明,工業為旅遊提供了新資源,比如歷史遺存、高科技創新、生産工藝等;旅遊為工業帶來了巨大附加值,比如品牌提升、産品推廣、形象宣傳等。隨著工業化的深入發展以及旅遊業的蓬勃興起,工業和旅遊日益走向融合共贏。

産業轉型的突破口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老工業基地需要轉型、一些資源枯竭城市也需要轉型,它們不約而同地把旅遊作為一個突破口。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曾是重要煤炭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採煤塌陷地。為實現産業轉型,該區提出“旅遊興區惠民”的發展戰略,將過去的“煤海”變“花海”,將“煤炭塌陷地”變“旅遊目的地”。賈汪區月亮湖塌陷地改造成500畝的觀賞魚養殖基地、600畝垂釣中心、3000畝苗圃基地,開辦16家農家樂,帶動就業1000人;潘安湖的塌陷地復墾後變成了景區,吸納千余人就業,開辦農家樂65家。

遼寧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近年來,鞍鋼提出要“展現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風采,打造‘東方魯爾’特色旅遊平臺”。如今,鞍鋼的孟泰紀念館、雷鋒紀念館、王崇倫塑像、郭明義愛心工作室等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大孤山露天鐵礦參觀區,從採礦到冶煉,從生産工藝到英模人物,遊客可體驗真實的礦區生活。鋼鐵工業旅遊成了鞍山旅遊核心內容,十餘年來累計接待旅客100余萬次。

煤、鋁、鉬等礦産資源開發是河南洛陽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要求。依託洛陽市新安縣石寺鎮新安煤礦,當地打造了有生工礦遊景區,該景區是一個集煤礦作業現場、生物標本、地質化石、科普知識教育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型景區。其中,煤礦作業現場展示模擬井下場景,割煤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液壓柱、液壓支架、瓦斯監測傳感器等一應俱全,真實再現了井下作業場景。目前該景區是3A級景區,年均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

根據《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全國有262個資源型城市,這些城市都留存有大量工業遺産,同時也面臨著産業轉型升級的迫切任務。對這些資源型城市來説,工業旅遊無疑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之一。

品牌提升的加速器

“當前,很多工業企業每年花費鉅資進行品牌營銷,殊不知,工業旅遊就是一種絕佳的品牌營銷途徑,通過工業旅遊,可以讓消費者了解企業的生産流程、産品質量保障、企業文化等,無形中增加了對企業品牌的信任,進而可以提升産品市場佔有率,提升品牌價值。”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系主任張輝説。

據了解,目前我國很多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或行業內知名企業都開發了工業旅遊項目,鞍鋼、寶鋼、首鋼、一汽、海爾、青啤、茅臺、杏花村汾酒、大慶油田、秦山核電站等的工業旅遊項目不僅吸引了團散遊客,而且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增加了企業的品牌價值。

在重慶,周君記火鍋食品工業體驗園是重慶市一家專門生産火鍋底料、調料的知名民營企業,總投資7000萬元,佔地40余畝,具備年産3-5萬噸的生産能力,同時也是國家4A級景區,具有旅遊觀光、體驗互動、科普教育等功能。從2007年開放至2015年,工業園已累計接待遊客300余萬人次,年接待量達40余萬人次,年均旅遊直接收入達到2800萬元。工業旅遊對宣傳企業形象、提高重慶火鍋知名度、推廣重慶火鍋文化産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製造的新名片

前不久,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播放,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隨後,部分中國知名企業也開始在紐約時報廣場播放宣傳片。從中可以看出,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中國需要向世界展示品牌形象、傳播企業文化。

2015年,在全球500強的企業中,我國有106家,連續2年成為世界500強企業數僅次於美國(130多家)的第二大國,新崛起的知名品牌更是數量眾多。如此眾多的品牌,需要一個更加有力的宣傳途徑——工業旅遊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11月3日,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又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航天城市的關注。據了解,2009年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破土動工,從2010年開始,文昌旅遊呈現了兩位數快速增長,接待過夜遊客從2010年的92萬人次躍升到2014年的151萬人次以上。這些數字清楚地説明,通過旅遊,中國航天工業贏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遊客,這些國內外遊客成了中國航天工業品牌的免費宣傳者。

江西景德鎮陶瓷工業有2000多年的發展史,為將深厚的陶瓷文化、歷史悠久的品牌形象加以鞏固並推向國內外,景德鎮嘗試“旅遊+工業”融合發展方式。5A級旅遊景區“古窯民俗博覽區”再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産作業線,拉坯、利坯、施釉、畫青花、燒窯等72道工序全部以“活態”形式保存下來,遊客可觀賞、體驗,與古代的製造技藝親密接觸。

內蒙古伊利集團在2005年啟動了工業旅遊計劃,推出了多樣化旅遊項目並開放了40余家工廠,2005年至今,累計接待遊客超1000萬人次,包括政企考察、學生參觀、旅遊團隊、散客自由行等各類遊客,這些遊客成了伊利品牌的宣傳員,企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各地的實踐表明,工業與旅遊正在逐步走向融合發展。各地不僅開發現有的旅遊遺存、工業成果,而且在工業項目規劃中,旅遊功能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記者 李志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