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對照“路線圖” 落實“軍令狀”
脫貧攻堅一年進展如何

2016-11-28 07:2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去年今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明確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並定下了此後脫貧攻堅的時間表、路線圖,還讓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人們普遍將這稱作“軍令狀”。

5年攻堅,第一年的作為,至關重要。這場攻堅戰,堪稱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最後的戰役”,要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按時按標摘窮帽

面對5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戰,中國迎難而上。

這一年,許多省(區市)都印發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按照各自實際情況,規劃脫貧“摘帽”的時間表、路線圖。

比如,山西省提出,2016年脫貧50萬人、2017年脫貧56萬人、2018年脫貧55萬人、2019年脫貧46萬人、2020年脫貧25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明確今年120萬人脫貧和1000個貧困村8個縣(市、區)摘帽;貴州省則將其分為兩步,到2017年末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00萬人以上,再到2020年末實現623萬現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而在2016年全國省級“兩會”全部結束後,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至少24個省份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年內脫貧人口具體目標數。其中,湖北、陜西等11個省份將目標人口數定在百萬人或以上。

也有省份提出貧困縣“摘帽”的目標。例如,2016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實現5個貧困縣“摘帽”;而根據《陜西省“十三五”農村脫貧攻堅規劃》,陜西2016年除了要讓130.1萬貧困人口脫貧,還要讓2個貧困縣“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許多省份出臺了相關標準,但在脫貧“摘帽”這件事上,需要遵循的是“國家標準”。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明確規定了脫貧“摘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退出標準和程序等。比如,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以嚴格的數據來衡量。

全力、動力、精準

通覽過去一年中對扶貧攻堅的報道,很容易看到三個關鍵詞不斷出現——全力、動力、精準。

全力,是因任務艱巨。到今年初,國務院扶貧辦的全國扶貧開發大數據顯示,全國的貧困人口還有5575萬。這意味著,包括今年在內的五年內,每年至少要有1000萬群眾脫貧。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這一年中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大扶貧格局日漸形成。

最高領導人的態度,最能代表國家對扶貧攻堅的決心。習近平説,在過去40多年裏,“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動力,既是外在的,也要靠內生。在過去一年中,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為脫貧攻堅投入了大量資金與幫助。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上,可以看到,駐村幫扶、片區攻堅、行業扶貧、易地扶貧、金融合作、定點扶貧等多種方式。今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首次超過1000億元,全國派出12.8萬個駐村工作隊進駐貧困村,54萬多駐村幹部助力脫貧攻堅。

與此同時,在扶貧的中國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開髮式扶貧。在2015年11月29日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有很生動的概括:創新扶貧開發模式,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

精準,則是中國式扶貧的基本邏輯。通過建檔立卡發現“扶持誰”,通過加快形成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定好“誰來扶”,通過實際情況決定“怎麼扶”,以及通過嚴格論證來決定“如何退”,都是過去一年中國扶貧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第一民生工程

在一年前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要求,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

顯然,經過這一年的努力,頭等大事的解決思路正越發清晰。

在制度層面,這一年的力度很是罕見,保障機制集中推出。2月,扶貧成效考核機制建立,貧困地區的年度考核,增加減貧成效權重;4月,貧困退出機制建立,明確脫貧“摘帽”標準;7月,扶貧督察巡查機制建立,部委獨立調查組監督扶貧進展;10月,脫貧攻堅責任機制建立,中央和各級政府權責明晰,確保扶貧政策有效落實。

很多事,只有中國能做。比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今年7月20日,習近平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強調了這一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大舉措。過去,閩寧扶貧協作等先例很振奮人心,如今新的協作已然開啟。(記者 劉少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