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五位一體”挖窮根——湖北黃岡大別山革命老區産業精準扶貧調查

2016-11-28 12: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11月28日電(記者 皮曙初、李偉、陳俊)1500個貧困村、13萬貧困戶、36萬貧困人口就業或增收,靠什麼?

答案是: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金融扶持、保險保障、貧困戶作為的“五位一體”産業扶貧模式。

革命老區湖北黃岡發揮市場主體關鍵作用,1600多家企業、4392個市場主體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産業精準扶貧“最後1公里”問題尋找破解之道。

挖掉貧困的根子最終要靠産業發展

遊玩的車隊像一條長龍盤踞在山間公路上,120戶農家樂家家爆滿。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聖人堂村迎來旅遊高峰。貧困戶李國清家種的蔬菜、攢的土雞蛋也由農家樂代售一空。

聖人堂村位於大別山主峰天堂寨下,旅遊産業的興起給這裡曾經窮得揭不開鍋的農民帶來徹底變化,全村180戶人家已有120家辦起農家樂,年收入少則一二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村支書肖春花説,目前全村還有一般貧困戶9戶,村里正在路邊為他們建房子,讓他們從大山深處搬出來,幫他們辦起農家樂。

黃岡市屬於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目前尚有農村貧困人口近百萬人。記者調研時,基層幹部普遍反映,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社保兜底等“幾個一批”必不可少,但要挖掉貧困的根子,阻斷貧困傳遞,最終要靠發展産業和扶持就業。

自2013年起,黃岡市開展“千企幫千村,脫貧奔小康”活動,實施“1名領導+3至5家單位+1名工作隊長+1家重點企業+1個重點貧困村”的結對幫扶模式。到目前全市參與精準扶貧的市場主體共4392個,涵蓋特色種養、農副産品加工、旅遊、電商等産業。

“五位一體”形成産業扶貧“大合唱”

“我身體有病幹不了重活兒,村裏幫著把我的大部分土地流轉給了企業,每年有固定流轉收益,老婆還能在村裏打工,我平時也能在自留的土地上種點蔬菜。”湖北羅田縣上石源河村貧困戶汪海文告訴記者,“今年菜價高,大自然公司收購我們貧困戶種的菜,每斤比市場價還高5毛,今年肯定是賺錢啦!”

像汪海文一樣,當地已有336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與大自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幫扶脫貧計劃,貧困戶種植的蔬菜、板栗、甜柿、貢米等農産品都能“加價包銷”。

黃岡市以“政府+公司+金融+保險+農戶”模式,形成産業扶貧“大合唱”。湖北名羊農業科技公司帶動農戶養黑山羊,為給貧困養羊戶穩定增收脫貧提供保障,當地探索精準扶貧新思路:

政府提供1萬元資金扶持,由公司和合作社提供種羊和養羊技術服務,並負責托底價回收;銀行為貧困養羊戶提供3萬元貼息貸款,按每只2500元價格購買10只能繁母羊,並建設標準羊圈;保險機構按每只保費90元、保額2500元標準對能繁母羊實行全額保險。

産業扶貧“五位一體”,受到貧困戶歡迎,也得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的認可,從黑山羊産業移植到板栗、中藥材、旅遊和農村電商等各個産業,形成幫種、幫養、幫收、幫銷以及聯戶帶動、入股分紅等多元幫扶格局。

挑好“種子選手”實現“雙向受益”

“挑好‘種子’,發揮企業幫扶主體作用,推進産業扶貧,是先富幫後富的生動實踐。”湖北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説。

當地堅持有實力、有意願兩條標準,聚焦全市40多萬各類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中挑選扶貧“種子選手”匯聚到扶貧攻堅第一線,把貧困村和貧困戶“有什麼”“缺什麼”與幫扶企業“需要什麼”“能給什麼”充分對接。

全市已籌資6.5億元設立産業精準扶貧發展基金,對參與扶貧的企業,在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激勵企業自身發展,進而帶動更多貧困戶增收脫貧。

截至10月底,市農發行累計向貧困縣市投放貸款40.7億元,5家保險公司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扶貧小額信貸保險,有效分擔了産業扶貧的市場風險。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