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南:權力“瘦身”活力迸發

2016-11-29 14:56 來源: 河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省“放管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企業活躍度指數全國第四位
權力“瘦身”活力迸發

“評職稱我們學校有了自主權,這樣就省事多了。”11月28日,正準備申報職稱的鄭州大學青年教師張女士感慨地説。下放高校自主評審權,逐步推行“以聘代評”是下一步我省高校教師系列職稱改革的重點,也是我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以下簡稱“放管服”)改革的具體體現。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的關鍵所在。落實中央部署,我省不斷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促進各類主體加速活躍,“放管服”改革亮點不斷。

政府權力“瘦身”釋放市場活力

行政審批事項大幅精簡,“放”的效果逐漸顯現。據統計,從2013年到現在,我省共減少省級行政審批事項255項,精簡52.6%,實現了政府權力“大瘦身”,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市、縣行政審批項目普遍減少40%以上,省級行政審批事項保留數量在全國屬於較少的省份之一。

投資審批改革深入推進。我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順利運行,項目備案權全部下放到縣級投資主管部門和經濟功能區,是全國項目備案權下放最徹底、備案機關最多的省份。

強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實行“先照後證”,全面實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降低準入門檻。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場主體戶數413.3萬元,居全國第六位,企業總戶數首次突破100萬;降稅清費成效明顯,2014年以來全省累計取消、停徵、免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65項,每年減輕企業負擔約47億元;今年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預計可為企業減稅超過240億元。

“管”的制度不斷健全。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公佈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全省“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全面推開,目前正在逐步構建全省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

“服”的水平持續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正在全省積極推進,四級聯動的便民服務網絡基本建成。省本級和18個省轄市、6個省直管縣(市)建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並實現互聯互通。

“放管服”的一系列改革有效促進了我省政府職能轉變,改善了營商環境,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據統計,今年我省企業活躍度指數為71.02,創業活力指數為16.12%,企業活躍度指數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國第七位上升為今年全國第四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解決關鍵問題簡政還將深入

我省“放管服”改革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到位、不配套、不銜接等問題。如何破解改革中的堵點、痛點和盲點,推進“放管服”向縱深發展?

對此,省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仍要持續簡政放權。國務院近期將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我省將積極落實,並對省政府部門應放而未放的權力再做梳理,加大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力度。進一步縮減省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擴大企業自主權。職業資格改革將進一步清理各類行業準入證和職業資格證,不合理的將被整合或取消。

同時,我省還將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繼續精簡審批事項,探索實現“多證合一”。在降稅清費方面,將嚴格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收費清理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此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也將合理擴大。未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經費使用、成果處置、職稱評審、選人用人、設備採購、學科專業設置等方面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記者 樊霞)

255項

從2013年到現在,我省共減少省級行政審批事項255項,精簡52.6%,實現了政府權力“大瘦身”

40%以上

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市、縣行政審批項目普遍減少40%以上,省級行政審批事項保留數量在全國屬於較少的省份之一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