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已形成六大區域現代生態農業模式
甘肅“節水環保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位列其中

2016-11-30 11:12 來源: 甘肅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農業部新聞辦日前發佈,我國已探索出了六大區域現代生態農業模式,以應對農業生態系統退化,耕地質量下降,內外源性污染並存等問題。我省針對西北乾旱區水資源短缺、“白色污染”等問題,在金昌市金川區古城村構建的“農田綜合節水+地膜綜合利用+種植間作套作”的節水環保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入選其中。

這種農業建設模式綜合應用膜下滴灌、根區導灌等節水灌溉和壟膜溝灌、全膜溝播溝灌等節水栽培技術以及間作套作技術,發揮保墑、集雨、節水、增産等多重效果。同時,應用地膜一膜多用覆蓋技術,減少地膜使用和殘留量。此外,對回收地膜,採取高溫溶解鑄型,生産適宜城市供水、供暖等市政工程中使用的複合型井蓋。該模式使地膜殘留量明顯減少,廢舊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加厚地膜使用率達到95%以上,産量平均增加6%左右。

2014年,農業部在全國啟動建設了13個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從區域突出環境問題入手,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體,因地制宜地配置低碳循環、節水、節肥、節藥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技術和設施,探索出了六大區域現代生態農業模式。除我省構建的“節水環保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外,其他五大模式分別為:湖北省峒山村基地構建的“源頭消減+綜合種養+生態攔減”水體清潔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重慶市二聖鎮集體村構建的“生態田園+生態家園+生態涵養”的生態保育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山東省齊河縣焦廟鎮周莊村基地構建的“種養結合化+生産標準化+生物多樣化”的集約化農區清潔生産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東城鄉構建的“生態種植+生態節水+循環利用”的果園清潔型生態農業建設模式;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鄭家村基地構建的“種養合理配置+污染綜合防控+生態産品增值”的大中城郊生態多功能生態農業建設模式。(記者 孫海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