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長城保護條例》十週年:長城保護究竟有多難

2016-11-30 17:2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山海關老龍頭附近長城修復工地施工場景(2016年5月9日攝,拼版照片)。長城是世界上體量、規模最大的線性文化遺産。自2006年12月1日《長城保護條例》施行至今,已有10年時間,我國在保護古長城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部分古長城狀況依然堪憂。歲月的磨礪、風雪的侵蝕、戰爭的洗禮、加之人為破壞,一些地段的長城淹沒于雜草、廢渣之中。長城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數萬里的時空跨度,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偉壯麗的建築奇跡和文化景觀,然而,長城的保護卻並非易事。由於長城多數分佈在山地、荒漠、草原等地質條件較為嚴酷的地區,且多數為土質、木質或較為鬆散的石質結構,長城出現殘損是在成百上千年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於一部分散佈在城鄉人口密集區域周邊的長城,則受到盜磚、取土、遊客不規範行為破壞、開發肆意亂為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多年來,不少地方黨委政府尤其是文保部門,在嚴格執法、設立長城保護員、修繕瀕危長城等方面,做了大量保護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河北省秦皇島市在全國首創長城保護員制度,並涌現出農民保護員張鶴珊37載守護長城的感人事跡;寧夏鹽池縣首開古長城認領保護制度,引來民間資本保護長城;京津冀三地將聯手推進長城文物保護與利用,加強三地長城保護聯合執法……我國民間群體對長城的保護熱情從未消退,政府對長城保護的重視也在加強。儘管各地已頒布地方性法律法規或規範性文件,並完成相當一部分長城保護區劃劃定工作,但與長城巨大的體量和保護需求相比,仍有不足,特別是長城沿線多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保護力量匱乏一直是有待破解的難題。多位長城保護專家認為,當前一方面應全面完善《長城保護條例》,加快對長城本體的搶救性保護;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和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弘揚長城精神,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積極投入到長城保護中,讓長城這張中國名片,更加光彩亮麗。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工人在秦皇島市盧龍縣佛兒峪長城修復工地施工(2016年10月25日攝,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工人在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花廠峪長城修復工地施工(2016年9月7日攝,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古北口長城墻體殘存抗戰時留下的彈坑(2015年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拼版照片:左上圖為工人在秦皇島市板廠峪長城一期修復工地施工(2014年5月13日攝);左下圖為修好的秦皇島市板廠峪長城雪後的景色(2015年1月6日攝);右圖為工人在秦皇島市板廠峪長城一期修復工地施工(2014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4-.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