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省高校“學典型當先進”蔚然成風

2016-12-07 10:00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下旬,陳士櫓院士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這位“三航泰斗”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再次引起媒體和網友的熱議。陳士櫓院士生前是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我國航天事業和航天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今年4月24日,在我國首個“航天日”因病逝世,享年96歲。彌留之際,他依然深切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把畢生的積蓄捐贈給了奉獻一生的教學與科研事業。“為航天而生,為航天而去”,他用一個“甲子”的時間,堅守了共産黨員的標準,詮釋了怎樣才是一名真正的共産黨員。

先進典型不斷涌現

像陳士櫓一樣的先進典型在陜西高校還有很多。西北大學侯伯宇教授、楊淩職業技術學院趙瑜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輝教授、第四軍醫大學陳紹洋教授等一大批在全國叫得響、立得住的先進典型就是其中的代表;入選“2014感動中國人物”西北工業大學師昌緒教授,獲選“中國好人”陜西師範大學張京京、劉洋等,他們的事跡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陜西省委高教工委在推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群體的獨特作用,充分挖掘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把先進典型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有力抓手,滋養人心,成風化人,用可親、可敬、可學的身邊榜樣代替空洞的口號宣傳,促進師生以學啟思,用行踐言,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向下紮根、向上結果。

身邊榜樣可親可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微信朋友圈最近被一組該校王輝教授帶病下麥田的照片刷屏了,感動了無數人。王輝教授是我省小麥産業體系首席科學家、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在小麥遺傳育種理論和方法上,取得了重要創新性成果,40餘年共培育出11個小麥良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5000萬畝,被譽為“麥田的守望者”。

在西北大學,侯伯宇教授先進事跡仍廣為傳頌。他生前是西北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教授、享譽國內外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其創立的“侯氏理論”被譽為“中國的驕傲”。侯伯宇是全國高教戰線十餘年來産生的首個全國重大典型,他愛黨愛國的理想信念、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甘為人梯的師德風範、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質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根據其事跡建成的展覽館已被省委高教工委列為全省高校師德教育基地。2014年展覽館建成開放以來,到館參觀達到2萬人次。

在我省高校,“學典型、當先進”已蔚然成風。西安石油大學在推進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時,將鐵人精神融入教學育人的全過程,六成以上畢業生選擇投身西部建功立業;從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竇鐵成通過刻苦學習、拼搏進取,成長為“金牌工人”和“技能大師”,與雷鋒、孔繁森、袁隆平等一併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的勞動模範”。

核心價值觀生根發芽

先進典型不斷涌現,規模人數在全國位居前列,成為我省高教系統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陜西省委黨校岳東峰研究員評價道:“我省高校通過先進典型的言行、事跡將抽象的價值觀予以生動、形象、具體地展現,讓大學生對價值觀可感、可見、可觸、可信、可踐行,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根發芽的有效路徑,體現出了規律性,具有示範意義”。我省高校用先進典型推動核心價值觀踐行和培育的做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認同。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大學生和青年中生根發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著力探索和解答的重大課題。踐行和培育核心價值觀途徑很多,核心關鍵還是在人,先進典型與核心價值觀本質相通,生動詮釋了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內涵。先進典型在不同崗位從事不同的工作,但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團結友善的人格品質是他們的共同特徵,他們用行動生動詮釋了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表現。(記者 呂揚 通訊員 趙喜軍 王世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