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經濟體制改革力挺首都核心功能提升

2016-12-08 07:0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3年來,本市經濟體制改革領域累計出臺改革性文件100余件,陸續推進國家級、市級試點47個;3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政府職能轉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彈指千日,改革的步伐在堅定有力地邁進。在本市全力推動下,圍繞疏解提升,北京的經濟體制銳意改革,首都城市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轉型和升級。

蓄勢築基:當改革進入“施工高峰期”

過去3年,北京蓄勢築基,著力推進具有結構支撐作用的基礎性改革。

11月22日一份《關於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本市經濟體制改革推進落實情況的報告》寫成。一組組數據,如車轍般記錄下這座大城的改革印記。

市深改辦相關負責人細數,通過“放管服”推進簡政放權,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精簡了6成,取消了74項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的各類證明,多項內容為全國首創。

在全國堪稱“史上最嚴”負面清單以及一攬子配套政策的推動下,北京3年多來累計關停退出1341家一般製造業企業,調整疏解375家商品交易市場,首都核心功能得以優化和提升;

新設市場主體實現“一升一降”,金融、文化、科技類數量顯著增長,製造業等行業新設企業數大幅下降,重點企業在功能疏解中實現了産業升級;

“僅今年上半年,全市A股上市公司就達到26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年累計增加8766家。國資國企改革走向深入,市屬上市公司總數增至56家,發行股票數增至91隻。北京正在不斷完善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體系,‘雙創’指數全國第一。”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説。

北京正在更加靈活地運用經濟手段,著力解決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通過建立成本共擔機制促進燃煤壓減,通過更多撬動社會資本增加基礎設施供給,通過調整收費政策、設立獎勵基金引導産業轉型……如抽絲般治理著大城市病,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

改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也有所體現。北京與中國農業銀行成立首期300億元的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基金,又在水務項目中推廣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成為城市副中心建設的主力軍。從融資到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北京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北京在著力建立促進功能疏解和區域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用政策組合拳破題推進。”市京津冀協同辦相關負責人説。和國家的節奏、步伐相同,北京的經濟體制改革也進入了“施工高峰期”。

篤行發展:協同棋局下企業的自我選擇

從政策引導層面,京津冀協同已經打下了紮實基礎;蓄勢3年,效果如何?

東臨渤海,倚望天津,滄州這個曾經以武術、雜技聞名的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一躍成為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成了冀中南、魯西北等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北京現代看上的就是這種機會。2015年4月3日,北京現代第四工廠在滄州開工。2016年10月18日,伴隨著第800萬輛汽車悅納正式駛下産品線,滄州第四工廠正式竣工投産。

總投資74.5億元,實現就業1900人,擁有25萬輛整車和20萬台發動機生産能力,達産後能實現年營業收入361億元,利潤總額約28.9億元人民幣……滄州工業園區朝氣正盛。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子河北,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

“我們在一二線市場的份額趨於企穩,區域化和城鎮化將是巨大的機會。”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分析,汽車市場的增長點將集中于三到六線城市和地區,以滄州為支點,能讓北京現代輻射更廣袤的地域。

“它是北京近兩年落戶河北的、最大體量的産業協同項目,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所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既能幫企業調整産能結構,又能帶動滄州相關産業形成集群,促進地區經濟。”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和北京現代一樣的企業還有很多。

曹妃甸示範區建設已經步入快車道;現代産業實驗區産業發展規劃發佈實施;北汽集團(華北)微車産業基地投産運營……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産業領域的深入合作,2016年9月,景山學校在曹妃甸協調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分校已順利開學。

有了牢固的政策基礎和導向,企業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2016年前3季度,北京企業對天津、河北企業的認繳出資額分別達到684億元和871億元,同比增長了60%和1.4倍。

深層推進:經濟之手牽引改革創新

北京的改革正在以務求實效為標準,向著深層推進。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其中的關鍵問題。

2016年4月,京投公司簽署了一份協議,在軌道交通領域創新性建立了“授權-建設-運營”(ABO)模式。

京投公司的職責由原來政府性融資平臺轉變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厘清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北京做出了嘗試。

對於京投來説,這不僅意味著身份轉變。

“十二五”末期,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達554公里,未來5年軌道交通領域投資還將超過3000億元。相對的是,作為“地主”的京投已經有了4300多億元的既有軌道交通資産,卻不能盤活。

京投公司投資部部長鄒順華説:“有了授權,就能盤活‘昨天的錢’。”

同時,來自多部門的補貼變成授權經營服務費,以滿足京投提供全産業鏈服務的資金需求,他們又得了一筆“今天的錢”。

更重要的錢,在“明天”。授權之後,京投公司從單一融資平臺轉身成為市場資源的整合者,可以整合各類市場主體資源,通過盤活既有資産和資金融資,並在軌道交通投資、建設和運營各個環節開展方式多樣的合作。

“ABO模式確定之後,政府不用再為軌道交通建設資金髮愁,京投可以想辦法去融資。”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

“開放”是改革的同行者,也是北京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名片。

“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三年期內的141項重點任務已落地實施118項,在服務業業態創新上涌現出10項國內首創。”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批具有可複製推廣價值的體制機制創新案例正在形成。

本市還在不斷創新投融資機制體制,持續推進146個PPP試點,不斷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價格市場化等,北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在加快推進,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可以預見,北京的全面深化改革將取得更多的成果,加快推進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不斷優化城市的供給質量和效益。北京,這座千年之城,將有更多改變。(記者 耿諾)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