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山東省農科院試點間作模式幫助農民畝均增收500元

2016-12-11 07:3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不久前,山東省高唐縣梁村鎮梁村街種糧大戶徐樹國賣了5萬多斤玉米給飼料加工廠。“我種了50畝地,玉米花生間作,玉米每畝打了1000多斤。”徐樹國説,“過幾天再把間作打的2萬斤花生賣了,還能有個6萬元的毛收入。”

同樣是種地,徐樹國在山東省農科院和高唐農業局的指導下,採用玉米花生寬幅間作模式,每畝多收入500多元,50畝就是近3萬元,讓他怎能不樂呵?

玉米花生間作,好處還不止這麼多。

玉米不減産,還多收了一季花生

玉米收穫時節,梁村迎來了一群“重量級”人物,有院士、專家,還有種植大戶和農業部門幹部。頭一天,這裡進行了百畝示範方測産,按照玉米花生3:6間作模式的地塊,畝産玉米517.7公斤、花生191.7公斤。

徐樹國算了一筆賬,玉米花生間作,一畝毛收入近2000元。成本的話,玉米花生間作一季,從種到收,成本總計約1300多元。每畝有600多元的純收入,比單純種植玉米多收500多元。

畝均增收500元,咋實現?來自山東臨邑的種糧大戶魏德東最有發言權。

去年的這個季節,來自全國各地農技推廣部門的50余名農技人員,在他的家庭農場大田裏,親眼見證了玉米花生間作機械收穫過程。“結果證明,玉米基本不減産,還能多收一季花生。”魏德東説。

間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在人們記憶裏,北方以玉米、豆類間作最為常見。後來由於大規模實施機械化,間作方式不方便機械收割,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山東省農科院連續4年在魏德東的大田裏搞玉米花生寬幅間作試驗,還同步進行配套農機具研發。魏德東明白,專家們投入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把間作當做一件大事來做,其中的意義,肯定不僅僅是增收這麼簡單。

魏德東想的沒錯。

這個院士專家組一致認為,玉米花生寬幅間作技術,立足於保障糧油安全和農民增收國家戰略,符合新時期糧經飼協調發展的國家需求,是黃淮海、東北等地區調整種植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對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緩解糧油爭地、人畜爭糧、增産和減肥三個矛盾

山東省農科院張正研究員介紹,玉米花生寬幅間作技術,好處很多,可以緩解三個矛盾。

一是糧油爭地的矛盾。

糧食安全、油脂安全是我國農業面臨的兩大安全問題。張正説,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發展油料作物需要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玉米花生寬幅間作技術,堅持穩糧增油,充分挖掘玉米單株生産潛力,在保障玉米穩産情況下增收花生,實現糧油同步增産。”

二是人畜爭糧的矛盾。

玉米花生間作産生的玉米秸稈和花生莖蔓經粉碎加工、青貯、微貯、氨化等飼用處理,既可以加工成優質飼草等,還可以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減少養殖業的糧食消耗,明顯緩解人畜爭糧的矛盾。

三是增産和減肥的矛盾。

30多年來,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不斷提升,畜禽糞尿、秸稈等廢棄物大量增加,造成農村面源污染日益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於每畝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種植制度單一,農用化學品投入不合理,導致我國糧田可持續增産能力徘徊不前,抗逆減災能力薄弱。

張正説:“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年際間交替輪作,充分發揮玉米邊行優勢和花生根係固氮特點,可以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土地可持續生産力,顯著改善糧田的生態環境和生産能力。”

他算了一筆賬:我國現有玉米種植面積5.2億畝,其中黃淮海、東北、西南三個玉米主産區種植面積約4.5億畝。如能在這三個區域60%耕地面積上推廣玉米花生間作模式,每年在糧食基本不減産的情況下,可增油3240萬噸、增優質飼料3240萬噸、減少化肥施用200多萬噸,節本增效約2000億元,數字非常可觀。

機械、品種、標準不配套,大面積推廣還有瓶頸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油料處處長王積軍説,通過不斷研究糧油作物間作模式,同步研發配套農機具,初步實現了播種、管理與收穫全程機械化。這種模式穩糧、增油,還能減少土地施肥量,生態意義重大,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指出要大力推廣輪作和間作套作。重點在黃淮海地區推廣玉米花生(大豆)間作套作模式。張正説,大面積推廣玉米花生糧油均衡增産模式,符合國家政策和農業主導方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時下熱詞。在山東省農科院院長萬書波看來,種植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以山東為例,山東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單一種植模式為主,種植面積佔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92.3%。畜牧業産值佔比為26.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與發展條件相近的河北、河南及四川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萬書波説,山東主要農産品自給有餘,但部分産品結構性短缺嚴重,尤其是飼料糧缺口較大,每年需要從外地調入玉米1500萬噸、豆粕600萬噸以上。他認為要從改變小麥玉米單一種植模式開始,探索建立以糧豆輪作、糧油輪作、糧飼輪作為主的耕作制度,推廣玉米花生寬幅間作等糧油均衡增産模式。

張正説,儘管該項技術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但大面積推廣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技術層面,一是需要完善和改進與種植模式配套的機械,實現間作套作從整地、施肥、播種到收穫整個流程的機械化作業;二是選育適應這一種植模式的糧油專用品種,以適宜我國不同生態區域的週年品種搭配;三是儘快建立我國不同生態區域糧油均衡增産的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技術體系;另外,大批量花生晾曬或烘乾也是個棘手的難題。

“現在種糧大戶日子不好過,玉米價格低,賺不到什麼錢。但是種慣了小麥玉米,加上有企業收購,銷路穩定,不願意改種其他品種,害怕風險太大。”徐樹國説,“玉米花生間作,既保了玉米,又增了花生,讓農民心裏有底。如果能把花生種收和烘乾的機械解決了,大面積推廣就比較容易。”

著眼政策層面,張正建議,鋻於玉米花生間作技術已被推薦為黃淮海地區農業主推技術,並積累了較好的工作基礎,“期望國家和省級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通過政策性引導,選擇一些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種糧大戶先行試點,並考慮給予一定的技術補貼和專用農機補貼,加快該技術大面積示範推廣,破解糧油安全的瓶頸。”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