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大工程彰顯國力新高度

2016-12-11 07:5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三五”開局看信心】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首次實現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球規模最大的三峽升船機開啟通航;首艘國産航母主船體合攏成型……從天空到海洋,從建設到應用,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迎來新一批重大工程的收穫期。這些國之重器在彰顯國力的同時,也引領中國經濟展開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刷新中國智造新紀錄

8月16日淩晨1時40分,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將為全球數字通信安全帶來新希望”“這將在防黑客通信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極有可能取代當今的通信技術”——全球媒體都不吝溢美之詞。

“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重大工程創新領域捷報頻傳:使用中國自主芯片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問鼎世界超級計算機冠軍;“潛龍二號”4500米自主深潛器成功完成大洋首潛;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圓滿完成3個月在軌測試;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順利完成12天太空飛行;首顆1米分辨率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成功發射;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型客箱船順利下水………從量的累積到質的飛躍,從模倣追趕到同臺競技,一系列重大工程不斷刷新著中國智造的新紀錄。

“今年實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必將搶佔事關國家競爭力的戰略制高點,極大增強國家綜合實力。”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今年推出的重大工程創新速度明顯加快,科技含金量明顯增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開啟經濟增長新動力

“十三五”開局之年,一大批重大工程揚帆起航,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帶動産業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將完成20余次航天發射任務,創造新的發射紀錄。重大航天工程和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包括通信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以及新的製造加工工藝等一批新技術的發展,在我國經濟轉型階段牽引出多個新的增長點。

國産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日前實現總裝下線,這是我國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不要小看這個飛機,它可以在20秒內一次汲水12噸,實現單次投水救火面積4000多平方米;可以在2米高海浪中實施水面救援,速度為救撈船的十倍以上。“全機共有5萬多個結構及系統零部件、近120萬個標準件,98%的結構及系統零件由國內供應商提供,90%以上機載成品為國産産品。其未來投入使用後將極大帶動相關産業鏈向高端升級。”中航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無人車在複雜路況下實現自動駕駛;機器人從工業應用拓展到服務業;物聯網從概念走進百姓家庭……隨著以信息化、數字化為代表的新經濟興起,重大工程建設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和産業變革的方向,打開新思路,尋找突破口,積極搶佔未來發展先機。

“推進這些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既能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有效需求,也能增加有效供給、推動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將有力支撐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

增強人民獲得感

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重大工程項目極大地推動社會發展、惠及百姓民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鄭徐高鐵、渝萬高鐵、青榮城際……“十三五”開局之年,多條高鐵線路開通,縮短了地域間距離,成為改變百姓生活的“加速度”;城軌建設迎來高峰期,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已開工43個項目,規劃里程約8600公里;北京新機場“容顏”初綻,建設中的便捷式登機模式、園林式候機體驗成為旅客出遊的新期待。

我國核能領域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國核能發電量同比上升26.5%。這種能量巨大的清潔能源不僅能為社會帶來電力,如今為人類戰勝癌症提供了新手段。

重點工程相當多集中在補民生的短板上。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促進就業計劃行動、社會關愛行動計劃、脫貧攻堅重點工程,以及遍佈教育、健康、文化、環保等領域的工程項目都將直接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累計完成投資70335億元,開工48個專項、407個項目。

如果把“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比作一艘巨輪,那麼其中的重大工程就是它的引擎,推動著中國經濟的巨輪朝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進。(記者 溫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