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科技跑贏文物劣損

2016-12-12 07:35 來源: 科技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讓科技跑贏文物劣損
——來自全國文物科技工作會議的報道

“一邊是數以千萬計的文物,一邊是不足15萬的文物保護科技從業人員。考古工作者與推土機賽跑、修復人員與文物劣化賽跑已成為常態。”在12月10日召開的全國文物科技工作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用這樣的對比來形容目前我國文物保護科技所面臨的問題。他説,面對我國文物量大、面廣、種類多樣、保護狀況堪憂的現狀,急需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效率。

“文物與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的過程,不可能是‘長生不老’,永不壞損。”國家文物局科技專家組成員、故宮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館員陸壽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文物的劣損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我們做文物保護工作,就是希望可以延長文物的壽命,讓其更長久地保存於世。文物保護科技發展其實就是與不可抗拒的文物劣化賽跑。”

年代久遠的珍貴文物,由於歷史上所處環境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過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的損害,尤其是考古發現的出土文物,由於埋藏環境的劇烈變化,導致一些文物的衰變嚴重。而不少文物不能得到保護與修復,很多都因為一些相關的文物保護技術難題尚無突破性進展,像青銅器粉狀銹去除、腐朽有機質文物保存等在全世界都是難題。“在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科技創新是實實在在的需求。”陸壽麟説。

薄荷醇,一種廣泛用於牙膏、香水、飲料和藥物等産品中的化合物,居然能夠用來替代在考古界使用了幾十年的石膏,作為臨時固型材料首次應用於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跡的提取,而且加固和去除都很方便。“考古發掘現場出土脆弱遺跡臨時固型材料研究”項目正是因其出乎想象的創新,在“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評選時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平凡之中見神奇”,此次獲獎的項目,如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基於絲肽—氨基酸的脆弱絲織品接枝加固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博物館文物防震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幹縮變形木質文物潤脹復原關鍵技術研究,敦煌莫高窟風沙災害預防性保護體系構建與示範,高句麗墓葬壁畫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遺址博物館環境監測與調控關鍵技術研究,古代建築營造傳統工藝科學化研究,中國古代車輿價值挖掘及復原研究等等,幾乎每一項都有創新亮點。

劉玉珠指出,“十二五”期間,行業科技意識進一步增強;文物預防性保護科技取得實質性進展;文物保護修復共性、關鍵技術填補行業部分空白;考古技術方法體系進一步發展創新;博物館的智慧化建設取得試驗性進展;文物保護專有裝備産業化基礎初步形成。文物保護正在從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與國際文化遺産保護強國相比,中國已由過去的長期“跟跑”,進入“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的新階段,部分領域已由原來的“技術受援國”,轉變為“技術輸出國”。

參加文物科技工作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雖然取得了這麼多成績,但文物保護領域許多技術難題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系統的基礎研究相對薄弱、相關領域相應的設施設備匱乏、保護修復人才短缺、保護技術標準欠缺等等依然是制約發展的瓶頸。

文物保護科技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認為,文物保護科技是一個開放的複雜系統,大學、科研院所與文物部門之間有著不同的運行邏輯,但在共同的社會發展目標下,互相耦合、交流會催生出創新的機制和方法,獲得更多突破發展。(記者 遊雪晴)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