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杭州嘉興長興新昌獲批浙江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2016-12-12 11:50 來源: 浙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杭州嘉興長興新昌獲批我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創新驅動 探路先行

日前,省委、省政府批復杭州市、嘉興市和湖州長興縣、紹興新昌縣(下稱“兩市兩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政府再次發揮推動者、監督者、設計者的作用,為四地全面創新改革提供完善的制度環境。

此次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如何強化頂層設計的?它又是如何統籌全省改革部署與地方改革需求的?“兩市兩縣”的改革能否推動重大舉措的複製和推廣?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頂層設計

為創新型省份探路

10053.58億元、10.2%,這是2015年杭州市GDP的總量與增幅,奔跑多年的杭州成為全國第十個“萬億方陣”城市;海康威視、新華三等一大批信息製造和信息服務企業,助力杭州信息經濟“一號工程”強勁增長,信息經濟對杭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15萬平方米孵化場地、20萬平方米加速器場地、産業科研用地達3平方公里,這僅僅是嘉興科技城孵化平臺的體量。在這裡,嘉興市“融滬接杭”,促進創新要素集聚,一座“孵化之城”悄然興起。

而山區縣新昌,上世紀90年代初還是欠發達山區縣,如今已是全國百強縣,科技創新水平躍居全省縣(市、區)前列,形成“小縣大科技”模式;長興縣,從傳統製造業起步,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成為全省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區試點。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説,“兩市兩縣”試驗區分別具有産業基礎好、轉型升級任務重、創新需求迫切、短期能突破等特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打造科技創新的示範區、産業技術創新的引領區以及制度創新的先行區,具體表現在成果轉化與産業化、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金融創新、人才激勵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為我省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探路奠基。

三個率先

陸續啟動改革試驗

“兩市兩縣”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以西湖為圓心、向外輻射180公里範圍的杭州都市圈內,創新輻射效應明顯。如以阿裏係、浙大系、海歸係、浙商係“新四軍”為主的一大批高層次技術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向杭州都市圈擴散。位於杭州都市圈內的長興縣和新昌縣,一個是全省技術創新體系試點縣,一個是省級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兩個都屬於典型的縣域塊狀經濟,對創新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有著迫切的需求。

據介紹,首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時間為三年。其間,省級各類創新型專項改革試點將率先在試驗區落地,形成改革試點綜合集成和疊加放大效應。試驗區的目標鎖定在“三個率先”,即創新指標率先達標、科技成果轉化率先示範、創新政策率先落地。

記者在省委、省政府印發的《浙江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導則》中發現,由“兩市兩縣”提出的需要重點突破的專項改革試點需求,最終形成了省級責任分工清單,在制度上保障“兩市兩縣”各個專項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

如杭州市重點突破的專項改革試點清單為9項,在開展落實浙江人才新政試點中,省委人才辦、省教育廳、省人力社保廳和省科技廳作為省級協調部門要做好協調工作,把試驗地區作為各自領域的改革試驗田,制定落實有關試點政策的措施。此外,對需要爭取國家層面先行先試的項目,省直有關單位要積極做好對口指導和主動銜接工作,強化統籌協調和精準服務。

“兩市兩縣”正在陸續啟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6年底前“兩市兩縣”試驗區要有1至2項重點突破專項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2017年,全面推進試驗區的各項改革試點,對已經實施的專項重點突破改革試點,開展階段性評估,成熟一項、複製推廣一項,形成邊試驗邊推廣的機制。

創新試驗

“兩市兩縣”引領示範

12月10日,位於杭州雲棲小鎮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成為西湖大學(籌)的前身及籌建依託主體。在杭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9項重點突破的專項改革試點中,開展落實浙江人才新政試點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支持杭州建設西湖大學等一批高水準的新型研發機構(高校),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體系。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成立,讓這一改革試點有了新突破。

杭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建設,在於發揮“龍頭”領跑作用。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啟動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杭州通過全面創新改革以實現更高起點的新發展。

前不久,國內線下覆蓋網絡最全的創業孵化器啟迪之星(前身為清華創業園)落戶嘉興,意味著嘉興進入了啟迪之星全球孵化體系。目前,嘉興有院士工作站45個、院士53人,高新技術産值佔工業總産值的42.3%,居全省前列,嘉興迸發出強烈的創新勢能。

嘉興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建設,在於發揮“示範”借鑒效應。因其處於長三角都市圈的幾何中心位置,構建“與滬杭同城”的浙滬創新協作機製成為嘉興全面創新的一大特色。通過三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嘉興將進一步完善“政産學研金介用”有機結合的創新發展模式,初步形成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的“孵化之城”,基本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格局,力爭率先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縣域通常被認為是區域科創體系的“最弱一環”,其要素資源、企業實力、創新能力等,與大城市存在天然差距,新昌縣和長興縣,突破縣域資源束縛,走出了各自的發展路徑。 新昌既有紡織機械、醫化、軸承三大傳統支柱産業,又有萬豐奧特、日發精機等企業轉型發展的航空、機器人等新興産業,傳統産業需要轉型升級,新興産業急需培育。新昌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主要目標,其中一點就是在生物醫藥、智慧製造、通用航空等領域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此外,探索建立“企業出題出科研經費,高校出研究生團隊、政府出科技計劃支持”的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體制等。

首創國內跨區域流通“創新券”、成立全省首個縣級科技創新委員會、設立全省首個縣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長興縣,當前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長興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主要目標是構建以“大科技、大平臺、大主體、大轉化、大提升”為主要內容的縣域全面創新大格局,打造以創新驅動為主要特徵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