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開放發展具有鮮明時代特徵

2016-12-15 08:0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深入把握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立足自身實際擴大對外經貿交流合作,積極融入世界經濟,開放發展呈現鮮明的時代特徵、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獨特的體制優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生産要素跨國流動日益頻繁。技術、品牌、專利、管理等高級生産要素以資本為載體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並與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相結合,跨國生産一體化不斷發展。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大力發展出口貿易,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當時,儘管我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但生産的産品質量和檔次較低,難以打開國際市場。為了突破這一瓶頸、開拓國際市場,我國開始大力引進外資。外資的流入帶來了技術、品牌等高級生産要素,推動我國加工貿易快速發展,進而帶動出口高速增長。這是一種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徵、適應我國發展階段的“要素合作型”發展模式,利用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生産要素跨國流動加快的有利條件。與此同時,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産要素難以流動、閒置浪費或低效使用的局面,創造了新的體制優勢。於是,勞動力源源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從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地區,其他資源要素也從生産率低的行業流向生産率高的行業。正是這種以開放引進先進要素、以改革動員存量要素的雙重戰略促進了要素集聚,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的體制優勢從兩個方面強化了這種要素集聚型增長。一是從興辦經濟特區開始,我國建立了一大批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園區等,與之相關的産業配套、政策優惠等措施為內外資企業投資經營創造了良好條件。二是在改革的推動下,各地政府根據本地實際制定規劃、優化政策、引進項目、服務企業,營造了有利的營商環境。

一個國家的開放發展水平需要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提升而提升。“要素合作型”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加入了國際分工,但因處於産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只能獲得較低收益。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迫切需要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並形成支撐高水平開放和大規模“走出去”的體制機制。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優化要素結構,提升在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開啟新一輪以開放促改革進程,努力在新的發展水平上增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優勢。

今天,我國從引進外資開始的對外開放走到了“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的發展階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動權更大、空間更廣闊。對外並購有利於我國企業利用國際高級生産要素,加快中國製造與國外品牌、營銷網絡的結合,推動製造業升級,帶動國內産品出口。“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開放發展新階段為促進世界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機會而提供的公共産品,是我國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各類企業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走出去”,同沿線國家企業共同提升發展能力,進而實現我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各國的合唱。這一全新的合作方式和要素流動模式,將對經濟全球化進程産生深遠影響,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習近平同志指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滾滾向前”。我國開放發展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就是由於順應了時代潮流、反映了時代特徵。今天,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我國將在更高水平上融入經濟全球化,拓展發展新空間。張幼文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