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虛實相濟看發展——2016浙江經濟回眸之四

2016-12-19 10:13 來源: 浙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回眸2016年,浙江金融産業和實體經濟虛實相濟,雙軌並進。以七大萬億産業為代表的浙江實體經濟,結構更優、效益更佳、活力更足。

記者從省金融辦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餘額80557億元,居全國第三;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4家;全省實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5183億元,其中直接融資新增2079億元,佔比達40.1%,比年初提高7.9個百分點……“實體與金融齊飛、增長共質量一色”是這一年我省經濟的真實寫照。

同樣是這一年,我省“互聯網+”蔚然成勢,有效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為浙江發展新動能。

在浙江,少了虛實之爭,更多的是經濟在虛實相濟中穩步前行。

化解風險去杠桿

“不忘初心,助力小微,做有特色的精品銀行,我們走出了一條發展地方金融的新路子!”12月8日,在銀監會舉行的第63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溫州民商銀行行長侯念東的一番精彩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作為一家年輕的溫州民營銀行,該行立足本土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經驗和成績受到業界好評。在溫州,99.5%的企業是民營企業,97%的企業是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在支持溫州經濟增長、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社會穩定、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也是金融業自身轉型的要求。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金融承擔著重要作用。我省金融業在推動去杠桿、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推動金融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年來,我省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培育新興産業,處置僵屍企業,化解資金鏈、擔保鏈“兩鏈”風險。這既帶給大量企業並購重組、産業整合的機會,也加快了不良資産的處置。

浙江銀監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負債總量增速季度環比回升,不良貸款季度環比“雙降”,“兩鏈”風險得到明顯緩解。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不良貸款餘額1938.3億元,當月下降123.6億元,比上季末下降26.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41%,當月下降0.16個百分點,比上季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産金融合強實體

金融與實體經濟相輔相成,成為我省經濟的一大特點。在我省規劃的七大萬億産業當中,既有信息經濟、高端裝備製造這樣的製造業門類,也有金融産業。省委、省政府把金融産業作為七大萬億産業之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地方金融打造集聚平臺,加快創新、打響品牌、做大做強。在金融産業服務下,實體經濟更加富有活力,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功不可沒。

當一些險資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之時,我省的保險業通過不斷創新,已成為保障企業運行、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走出了創新社會治理、優化民生保障的新路徑。今年,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獲批,保險業在我省社會治理、防災減災、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上市公司是我省經濟的中堅力量,是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排頭兵。支持上市公司加快改革發展、支持更多企業上市,是省委、省政府一以貫之的重要政策。我省把上市公司的改革發展放到突出戰略地位,予以有力政策支持,創造寬鬆有利的發展環境,促進上市公司更好更快發展。截至11月底,全省共有404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涵蓋了大部分産業的龍頭企業,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總市值均居全國前茅。

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在台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一年來成績斐然。截至今年9月底,台州小微企業貸款餘額佔比達到42.9%,小微企業金融改革經驗為全國提供了有益借鑒。

我省還不斷完善政策性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11月24日,浙江省擔保集團與紹興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貫徹落實省政府推進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政策意見。紹興市創設的“市區聯動、縣市單設”政策性融資機構設置模式,為推動全省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發揮積極示範作用。

“互聯網+”促創新

我省是互聯網經濟發展較早、較快的地區,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虛擬經濟,甚至被一些人認為是衝擊實體經濟的罪魁禍首。但在浙江,“互聯網+”實現了線上線下資源的有效對接、有機融合,讓實體經濟如虎添翼。

今年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提出“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觀點,這“五新”一經提出就受到各界關注。馬雲認為,互聯網沒有邊界,是一種技術、一種思想和未來。互聯網不是虛擬經濟,是未來經濟,電子商務沒有衝擊傳統商業,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和思想,抓住了互聯網技術,在上面創建了一個未來的商業模式。

馬雲的觀點在今年“雙十一”的數據中得到驗證。一批浙江線下實體企業在線上取得了驕人業績,太平鳥、森馬、貝因美等實體企業戰果纍纍。以森馬為例,“雙十一”當天全網訂單總量超過300萬單,銷售額突破6.5億元,相比去年3.96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約64%。企業利用大數據精準研發和生産,有效降低了産品庫存。

我省一直以來走在前列的跨境電商更是一馬當先,不僅涌現了諸多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也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方向。位於杭州市富陽區的東洲碼頭曾經只是一個普通內河港碼頭,抓住國務院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的契機,借助此前在水運板塊的業務優勢,迅速實現騰籠換鳥,盤活了口岸資源,實現了優勢互補,正在打造東洲內河國際港,不僅為杭州西部帶來“沿江經濟”效應,而且為杭州的跨境電商提供了杭州內河唯一的出海通道。一個面臨發展困難的傳統內河碼頭由此成為杭州江海聯運的重要節點。

浙江是製造業大省,傳統製造業總産值佔規上工業比重近60%。如何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既要“拆、治、歸”,倒逼轉型升級,也要強化創新驅動,以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我省在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的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富有浙江特色的道路。今天,浙江不僅有阿裏巴巴,還有海康威視、大華等一大批“互聯網+製造”的行業領軍企業。

今年8月,國家工信部等單位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寧波成為全國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作為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新興製造業基地,寧波市擁有較好的製造業基礎,近年來堅持創新驅動、工業強市,用“互聯網+”“機器人+”等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寧波智造”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記者 袁華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