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讓群眾越來越有獲得感

2016-12-20 10:17 來源: 福建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把先進文化帶到家家戶戶,把科普知識送到田間地頭,把義診藥箱背進偏遠山村……作為一項持續開展超過20年的服務農村、惠及農民的品牌活動,福建在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中,同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結合起來,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結合起來,同解決農民生産生活困難、改進生活方式結合起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蓬勃發展。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方法手段,完善長效機制,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一座溫暖心田的橋梁,形成了“三下鄉”活動的福建特色和品牌,活動越來越對農民的口味,廣大群眾越來越有獲得感。

“三下鄉”變“多下鄉”,越來越對農民的口味

已經失明了兩年多的劉老伯,沒想到有一天他不花錢也能重見光明。劉老伯家住武夷山市五夫鎮五一村,過去以種菜賣菜為生,失明後捨不得上醫院。今年初,他成為全省“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中的受益者,為他動手術的還是全國知名白內障手術專家、福州東南眼科醫院院長趙廣愚。

除集中服務外,作為全國“三下鄉”先進集體的獲得者,東南眼科醫院弘揚“三下鄉”服務精神,常年深入老少邊島地區,大量開展眼科義診篩查活動,救助困難眼病群眾。

我省的“三下鄉”活動,以落實黨關於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各方面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參與單位從最初的8家增加到現在的62家。省直涉農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和部隊單位紛紛加盟,特別是福州總醫院的加入,開軍地合作開展“三下鄉”活動的先河。

緊密聯絡農民群眾的所需所盼,從“給什麼、要什麼”到“要什麼、送什麼”,由主辦聯辦單位“配餐”到農民“點餐”,變單向活動為雙向互動,經20餘年發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外延和內涵都得到了極大拓展,服務內容涉及農民群眾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普知識、文藝演出、健康義診、農技輔導、法律諮詢、金融普及等農民群眾真正需要的服務,讓“三下鄉”活動越來越對農民的口味。

在改進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從2013年開始,我省創新活動方式,推動省集中服務活動與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集中服務同步啟動;2014年開始,全省所有有農村的縣(市、區)都設立分會場,實現互動聯動,進一步擴大了“三下鄉”活動的影響,提高了活動的實效;2015年,省和市縣區主會場、分會場共籌集約3.6億元資金,為廣大農村送去了醫療巡診車及各種文化、科普惠民設施,惠農惠民更加落實、落地。

“常下鄉”變“留在鄉”,群眾越來越有獲得感

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關鍵在“常下鄉”“常在鄉”。我省的“三下鄉”活動堅持“送建結合、以送帶建”,把集中下鄉服務活動與面向農村開展經常性專題性服務相結合,把“送文化”發展為“種文化”,變“常下鄉”為“留在鄉”。

對此,我省從各方面給予了有力保障。在機制上,由省委宣傳部作為牽頭單位,15家省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別從各自的職能角度出發,對本單位在文化科技衛生方面的“常下鄉”“常在鄉”項目進行梳理,聯合印發了《全省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範鄉鎮創建活動方案》。方案對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民素質、轉變鄉風民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五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開展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範鄉鎮創建活動為抓手,推動“三下鄉”活動常態化。

在資金上,省財政發揮主導作用,加大對“三下鄉”活動經費的支持保障力度。從2013年起每年撥出300萬元的專項經費,確保了資金投入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參與單位的擴大,改變了原來由政府部門單一投入的模式,拓展了資金來源渠道。

通過一次活動留下一批陣地。從2013年起,我省先後分批為“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所在地捐建農民文化廣場、戶外LED大顯示屏、果蔬花卉種植基地,修繕人文設施,配備醫療巡診車、科普大篷車、移動式多媒體播放設備等,為常態服務農民群眾提供各種文化、醫療、科技、科普等惠民設施;各相關部門通過選聘村級文化協管員,實施藝術扶貧工程,舉辦農村文化骨幹、科技人員、醫務人員培訓班等方式,努力打造了一支“常在鄉”的“三下鄉”隊伍。

2015年,全省72個市、縣、區分會場所在地鄉鎮配備的移動式多媒體播放設備,既可用於鄉鎮綜合文化站宣傳教育,又可滿足時下農村流行的廣場舞的需求,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同時,12部醫療巡診車開進省主會場、設區市分會場,主要用於基層鄉鎮衛生院開展衛生下鄉巡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檢查、健康教育、健康訪視、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還能兼顧臨床急救轉診、分娩接送等應急救助,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範圍不斷擴大的“三下鄉”活動,深深紮根八閩農村大地,為廣大農村百姓帶來越來越多“獲得感”,也為弘揚社會新風正氣、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供著不竭動力。(鄭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