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12-24 08:55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回眸2016年 
重慶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

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各種困難和風險增多的情況下,我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是第一目標、穩定是第一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大力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強化改革引領、開放支撐、創新驅動、法治保障,低調務實、少説多幹,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1、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 促進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

主要措施:

一是制定出臺《關於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堅持産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産業走、建設用地跟著産業和人口走、公共服務跟著功能和人口走。

二是制定落實區域專項開發建設規劃,加快實施城市發展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出臺《“萬開雲”板塊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生態經濟走廊建設規劃》。

三是滾動實施年度重點專項,新確立15項重點專項並持續推進。

四是深入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在璧山、銅梁、榮昌、潼南撤縣設區的基礎上,完成開縣、梁平、武隆撤縣設區工作。

取得成效:

都市功能核心區金融、商貿等服務業高端要素加快集聚,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84%;

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空間拓展,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24.2%、佔全市比重達51.9%;

城市發展新區工業化、城鎮化主戰場地位進一步凸顯,工業投資佔全市6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市4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城鎮新增人口占全市新增量48.8%;

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堅持“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綠色發展步伐加快,鄉村旅遊、農村電商、“互聯網+農業”迅速興起,特色工業發展成效顯著,生態旅遊亮點紛呈,人口持續減載,鄉村人口加速向城鎮集聚,生態功能不斷恢復和加強。

2、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制定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4+X”工作方案。

“涉企30條政策”為企業年減負500億元以上,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鋼鐵去産能任務,商品住房去庫存900萬平方米,處置清理132戶“僵屍企業”“空殼公司”。

二是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

支柱産業運行穩健,電子信息産業、汽車産業對全市工業産值增長貢獻率超過58%,裝備、材料等行業兼併重組有序推進;

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加快發展,基本構建起平板顯示、集成電路全産業鏈體系,生物醫藥、高端交通裝備、環保裝備等産業穩步發展;

金融、信息等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快速增長,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9.5%,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

獲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0%以上。

三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

今年新增中小微企業9.45萬戶,民營市場主體增加到200多萬戶,非公經濟佔GDP比重達到61%。

四是加強風險防控和經濟運行保障。

強化政府性債務管控,債務結構持續優化,總債務率保持穩定;

強化房地産市場、非銀行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監管,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保持在低位;

強化要素保障和調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五是適度擴大有效需求。

消費方面,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企業網上零售額增長40%,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186%;

投資方面,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民間投資、工業投資佔比明顯提升;

出口方面,持續推進服務貿易“5+1”專項工作,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2%,離岸結算累計突破4000億美元。

3、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支撐 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

改革方面:

今年新啟動15項改革專項,加快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立起來。

一是堅決完成中央交辦的改革試點任務,紮實推進群團改革、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

二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今年新簽約PPP項目34個、1300億元;

三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推進市屬國企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薪酬管理、重大事項科學決策等制度改革;

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科研項目生成、科技經費管理等機制,完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職稱評聘、遴選發現機制;

五是深化統籌城鄉改革,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村金融服務等改革加快推進;

六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71項、下放364項,網上審批系統實現全覆蓋;

七是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實現市、區縣全覆蓋;

八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文化市場改革、國有文化資産改革、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演出服務等。

開放方面:

主動全面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新戰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兩點定位”要求,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加大力度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一是高標準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設立總規模上千億元的股權投資基金,簽約3批60多個重點項目,累計金額達150億美元。

二是成功獲批並務實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三是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紮實推進保稅區“1+10”政策試點,加快建設以兩江新區為龍頭的開放平臺。

四是加強開放通道建設。渝萬高鐵建成通車,全市鐵路營運總里程突破2200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292公里,總通車里程超過2800公里。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加快建設,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能力分別達到1.8億噸、400萬標箱。江北機場國際航線達59條,旅客吞吐量突破3500萬人次。歐洲-重慶-新加坡鐵空聯運成功試運行。“渝新歐”實現“天天班列”,新增霍爾果斯、二連浩特出口通道。

五是加快通關一體化進程。與22個歐洲國家海關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與全國各口岸實現通關一體化。

六是加強對外交流和區域合作。成功舉辦多個重大國際國內會議、活動,全面加強與長江流域兄弟省市合作對接。

創新方面: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落實市委四屆九次全會部署,著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激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推動重慶製造向重慶創造轉變。2016年研發經費投入增長20%,佔GDP比重約1.7%,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71家、增長161%。

二是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引領帶動。發揮兩江新區、國家級高新區等集聚優質創新資源作用,成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兩江新區獲批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

三是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技術合同交易額累計突破800億元,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累計達到11.9億元。

四是培育開放式創新生態。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0家。

五是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建成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32個,成立産學研協同創新中心18家。

六是推動創新文化建設。深化創新主題宣傳,營造創新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

4、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是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今年,7個貧困區縣摘帽、885個貧困村整體脫貧、59.3萬人越線達標。預計到年底,全市農村貧困人口減至20萬人左右,有信心在明年總體完成脫貧攻堅目標。

二是滾動實施25件重點民生實事。

目前,累計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安置64.78萬人,解決650.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44.66萬戶農村危房改造、10.17萬口山坪塘整治、1839個行政村環境連片整治,完成958所高寒地區中小學“暖冬計劃”,建成2606個撤並村衛生室、621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610個撤並村實現公路通達、全部行政村實現通暢。

三是統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穩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城鎮新增就業超過70萬人。

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制定出臺社會保險費率調整政策。

完善困難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補貼政策和服務體系,出臺實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意見。

公租房累計建成51.2萬套、3324.6萬平方米,惠及100萬人。

研究制定健康重慶2030規劃。實施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牢固樹立“大平安”理念,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公眾安全感穩步提升。刑事案件、八類暴力案件、侵財案件立案分別下降9.9%、7.5%、9.7%,現行命案破案率超過98%。

5、堅持統籌城鄉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一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立“人、錢、地”挂鉤機制,新增城鎮人口16.9萬人,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2%、47.2%。

二是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三是紮實做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國家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試點,大力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七大特色産業鏈綜合産值突破千億元。

四是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

6、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一是紮實開展“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五大環保行動。

截至今年11月底,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2天,同比增加7天。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長江支流水質總體優良,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市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1%、99%。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達到49%。

二是紮實推進節能減排。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4.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

三是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完成環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實施五大功能區域差異化環境政策,嚴格執行産業禁投清單。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排污權交易額累計4億多元。

四是全面抓好環保突出問題整改。積極配合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先後實施5批次環保督察,排查出596個問題,按照“一案一策”落實整改。

7、加強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是加強意識形態工作。

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是精心策劃和開展主題宣傳。

四是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8、全面推進依法治市 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化水平

一是完善黨委領導立法工作機制。

二是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三是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四是大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五是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六是強化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9、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一是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

二是支持人民政協依照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三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四是紮實抓好群團改革試點工作。

10、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一是全面從嚴抓思想建設,牢牢把好“總開關”。

二是全面從嚴抓紀律建設,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三是全面從嚴抓作風建設,凈化黨風政風。

四是全面從嚴抓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執政基礎。

五是全面從嚴抓選人用人,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

六是全面從嚴抓反腐倡廉建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

七是全面從嚴抓制度建設和執行,紮緊制度“籠子”。

八是全面從嚴抓責任落實,各級黨組織思黨建、謀黨建、抓黨建、強黨建的意識明顯增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