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徽:特困人員供養實現城鄉統籌公平救助

2016-12-25 14:5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12月25日電(記者 楊玉華)安徽省日前出臺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今後該省特困人員供養將不再區分農村五保對象和城市“三無”人員兩個體系,全部統一納入特困人員供養,實現籌資、服務、供養內容等方面的統籌,優先為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服務。

城鄉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都是特殊困難的一類群體。安徽省現有特困人員44.7萬人,其中,原農村五保供養對象41.2萬人,原城市三無人員3.5萬人。儘管多年來,安徽省特困人員的供養水平和供養機構設施條件有很大改善,但受制于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供養水平仍然不高,供養服務機構管養水平和照護仍然有待提升。

新出臺的安徽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施意見對此明確了政策措施。根據實施意見,今後安徽省對特困人員供養,將打破過去農村五保對象和城市“三無”人員兩個體系供養和救助的“二元”結構,在政策目標、資金統籌、對象範圍、救助供養、經辦服務等方面實施城鄉統籌,確保城鄉特困人員都能公平獲得救助供養服務。

具體保障上,在過去僅有基本生活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照料護理標準。實行基本生活標準滿足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照不低於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的60%確定特困人員供養標準,並建立基本生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量力而行,具有可持續性。照料護理標準則根據特困人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務需求分類制訂,對特困人員實行差異化供養。照料護理補貼的最低補貼標準不得低於基本生活標準的10%。

此外,新的實施意見提高了對特困人員供養的統籌層次,明確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佈。對於特困人員中的不能自理人員,優先提供集中供養服務。

安徽省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特困人員幫扶,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發展供養服務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落實稅費優惠等政策,鼓勵社會組織、公益組織、民辦的老年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供養服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