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1000萬貧困人口靠啥脫貧

2017-01-03 07: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圖 重慶市大足區季家鎮村民正在曬粉條。該鎮動員村民種植紅薯12000畝,年産紅薯16800噸,並將紅薯加工製成粉條暢銷全國各地,每年可助民增收3000萬元。黃舒 攝

下圖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地稅局組織幹部職工深入重石鄉,走訪50多戶貧困戶,幫助村民辦理實事20多件。卓霖 攝

2016年減少現行扶貧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是中央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明確目標。在2016年12月20日召開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十三五”脫貧攻堅首戰告捷,“2016年全年減少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的任務可以超額完成”——

“1000萬”這個數字,在扶貧人眼裏是克難攻堅的付出,在脫貧人眼裏是擺脫貧困的喜悅。

回頭看:

剔除929萬不準人口,補錄貧困人口807萬

扶貧必先識貧。建檔立卡工作摸清了絕大多數貧困人口底數。2016年,建檔立卡“回頭看”在全國展開,近200萬人進村入戶摸底排查,共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補錄貧困人口807萬,貧困戶識別精準度進一步提高。

建檔立卡是一項工程量大、艱苦細緻的工作。各級組織部門選派18萬名優秀幹部到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薄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幹部駐村幫扶,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全覆蓋,一線扶貧力量明顯增強。

四川把向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實現了115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第一書記”選派全覆蓋,並建立召回撤換制度,對選派後不能勝任工作、群眾不認可的幹部及時召回,累計召回或調整“第一書記”2975名。其中,貧困人口最多的達州市召回調整了241名履職不力的“第一書記”,佔全市828名派駐總數的29%。

大投入: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首次突破1000億元

較真碰硬,夯實了貧困人口識別的可信度,而打贏脫貧攻堅戰,相應的資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支持。

“‘十三五’期間寧肯少上一些大項目,也要確保扶貧投入明顯增加”,中央的態度很明確。

2016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中中央投入資金667億元,同比增長43.4%;省級投入資金超過40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

據統計,貴州、廣東、湖北、雲南4省扶貧資金投入總量在30億元以上,湖南、廣西、河北3省(區)在20億元以上,廣西、廣東、吉林、湖南、雲南、河北增幅在1倍以上。

同時,下放資金使用管理權和項目審批權,到縣比例從2015年的75%提高到95%。湖南對納入統籌整合範圍的中央和省級資金實行“先切塊,後分配”,要求各項資金切塊安排到貧困縣的比例不得低於55%,並實行扶貧指標70%、行業發展指標30%的因素法分配;甘肅整合省級涉農資金568億元用於脫貧攻堅;江西明確每年籌集資金200億元以上用於脫貧攻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