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30人到1人——中國南極科考船的氣象預報員變遷

2017-01-03 13: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洋六號”1月3日電(記者 王攀)當地時間3日9時,59歲的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研究員許淙準時出現在科考船“海洋六號”的會議室裏。作為船上的特聘氣象預報員,他需要通過互聯網下載、接收國內外的數值預報圖,為接下來的航行和科考工作提供堅實的氣象保障。

此時,“海洋六號”正以4至5節的航速,平穩地行駛在南極南設得蘭群島以北海域。它的身後拖著一條長達1200米的地震探測電纜,風浪稍有變化,都可能對科考作業造成顯著影響。

這已經是許淙第八次作為氣象保障專家參加極地考察了。從1984年參加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開始,他先後登上過“向陽紅10”號、“極地”號、“雪龍”號、“海洋六號”科考船,經歷了南極航線與極地站點的狂風巨浪和冰雪嚴寒,也見證了中國氣象科研界應對極地風雲變化挑戰的發展歷程。

1984年11月,26歲的許淙和其他同事一起登上“向陽紅10”號科考船,參加中國首次南極科考。由於設備自動化程度低、操作繁瑣,當時船上配備的氣象保障人員超過30人。要獲得一個時次的天氣圖,需要通信、人工填圖、人工繪圖等多個工序,多名值班人員連續工作數小時才能完成。遇上風浪,人們還需要在顛簸的甲板上冒險操作,難度可想而知。

艱苦的工作條件,給初出茅廬的許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接收到雲圖信號後,氣象人員需要在專門配備的暗室裏進行人工曝光、定影、顯影、清洗和烘乾,忙碌一個小時才能製作出一張低分辨率的黑白雲圖。暗室空間狹小、空氣污濁,極易讓人感覺不適和暈船,可是船舶航行又迫切需要這些雲圖給予保障,他們咬牙堅持,通過輪流進出方式完成任務。

“即使是這樣的大團隊保障,由於基礎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設備不夠先進,預報常常不能即時準確反映南極天氣的快速變化。”許淙説,“向陽紅10”號曾經多次在南大洋遭遇強風過程,最高時記錄到12米高的巨浪。

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極地氣象預報與中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開始了齊頭並進、並肩作戰的崛起過程。33年過去,從無到有、從單一航線保障到如今擁有較強的大氣、海冰和海洋預報服務能力,中國擁有了綜合性的極地氣象預報服務能力。

在極地科考“老隊員”許淙身上,這一變化的最直接反映,就是他從在大團隊中工作逐漸變成了“前線單兵作戰”。1997年,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部門聯合研製出我國第一套船載高分辨率氣象衛星接收系統,並將其成功安裝在“雪龍”號科考船上。這一系統只需兩個人操作,就可以準確跟蹤衛星並接收到高分辨率衛星圖像,通過終端即時彩色顯現,雲、水、冰清晰可辨,被譽為極地航行保障的“千里眼”。

如今在“海洋六號”上,一個人、一台電腦、一條網線,就是許淙的日常工作寫照。他通過互聯網下載和接收各種數值預報産品,航線預報的參考資料也不再局限于沿途國家發送的氣象傳真圖,來源於北京後方團隊的氣象數據和圖片更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表面上我是一個人,但我背後有著強大的國內團隊和自主技術支撐,我們已經連續多年發佈南極海冰和大氣數值預報。中國極地預報已經從主觀定性發展到客觀定量,內容和精度都大幅提高,”許淙説。

“海洋六號”還是南極科考的“新兵”,這是它第一次執行南極科考任務,但從智利瓦爾帕萊索港起航,到穿越“風暴走廊”德雷克海峽,再到南極工作區域,它依靠強大的氣象保障支持,多次巧妙避開惡劣氣象和海況,順利開展科考業務。

還有一年時間,許淙就要退休了。在這位極地“老兵”的身後,是中國邁向極地科考強國和極地氣象預報強國的堅定步伐。來自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信息顯示,中國正在謀劃發展先進的極地海冰-海洋資料同化系統,加強極地大氣、海冰和海洋數值預報模式的自主研發能力,最終建立我國自主的南北極海洋環境監測預報服務系統,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和極地海洋科考提供及時、有效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