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策兜底産業帶動 新疆60余萬人脫貧

2017-01-12 19: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2日電(記者 馬鍇)在正在進行的新疆兩會上,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6年,新疆5個貧困縣摘帽,810個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減少60萬人以上。

2016年,新疆突出南疆四地州、邊境地區和特困山區等産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滯後的貧困地區,將區內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並提高邊境一線居民補助和護邊補助標準,將符合條件的貧困護邊員家庭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實行政策性兜底保障。

“一個月的補貼能買兩隻羊,一年下來家裏能多一群羊。”塔吉克族牧民艾沙江·艾迪買買提説。家住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的他常年協助邊防派出所的警官守邊護邊。去年6月起,自治區將高原地區護邊員補貼從每月310元提高到1000元。

“産業扶貧能為群眾提供穩定增收來源,還能幫助貧困戶掌握技能,走上自主致富之路。”自治區人大代表擺繼革説,去年,哈密市伊州區政府將5000名貧困牧民異地搬遷至新建村,將所發扶貧羊托給擺繼革的公司代管後,每人獲得1300余元分紅,加上政府幫助以及另謀職業的收入,當年即實現脫貧。

此外,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民族手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産業,解決就業促進貧困人口脫貧。2016年,全疆城鎮新增就業45.5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達275萬人次。其中,紡織服裝産業和“短平快”項目就帶動近30萬各族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憑著一雙飛針走線的巧手,維吾爾族姑娘麥迪娜在村服裝廠工作,每月能領到3000多元的月薪。在幾乎“鄉鄉有工廠、村村有車間”的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政府通過引進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産業,使越來越多像麥迪娜一樣的村民變身産業工人,走上致富大道。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新疆將力爭完成8.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異地扶貧搬遷,與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旅遊開發、産業發展、促進就業相結合,如期完成59萬貧困人口脫貧,800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摘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