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十三五”期間我省要建成3個“巨無霸”園區

2017-01-13 14:32 來源: 四川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到2020年

園區營業收入達39455億元

營收2000億元的園區達3個

營收1000億元的園區達4個

營收500億元的園區達30個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産業園區創新改革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0年園區營業收入達39455億元,其中營業收入2000億元的園區達3個,1000億元的園區達4個,500億元的園區達30個。

《規劃》將在未來5年對我省産業園區産生哪些影響?記者邀請相關官員和學者共同解讀。

優化園區佈局使産業進一步集聚發展

《規劃》提出,圍繞國家戰略進行優化重點産業園區佈局,對成渝經濟區、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四個區域進行産業園區佈局。立足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優化産業園區佈局,分別對首位城市(成都)産業園區、川南次級區域産業園區、川東北次級區域産業園區、縣域産業園區進行佈局。“園區是産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優化園區佈局來理順和優化産業佈局,是《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著重優化調整了全省産業園區空間、功能和産業定位,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空間佈局格局,實現區域産業協調發展。

産業成為優化園區佈局的重要因素。《規劃》對優勢産業進行佈局,比如,對能源電力産業,就明確依託水能、天然氣、煤炭和風光資源分佈情況,打造四大能源基地。《規劃》還分別對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生産性服務業進行空間佈局,對高端成長型産業和傳統産業的園區進行佈局。

上述負責人表示,以産業為立足點,一方面,有利於科學界定不同區域産業園區的産業定位,引導生産要素合理配置,實現優勢互補,避免區域惡性競爭;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引導並促進相關産業向資源富集、産業基礎設施健全的地區集聚,實現産業的集中、集約、連片發展。

在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鄧翔看來,《規劃》恰與我省當前産業發展的階段有關。2016年底,我省提出打造萬億級産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電子信息産業、飲料食品産業産值均達到1.2萬億元。同時,還將打造五千億級産業集群和千億級産業集群。“我省産業經過前一個階段的培育,已經初具規模,需要重點推進當前有基礎、未來有前景的重大産業集中突破,推動製造業整體實力提升。”鄧翔説,優化園區佈局對實現這一目標意義重大。

創新創業的新趨勢也要求園區進行産業化聚集。成都高新區移動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張正剛表示,“雙創”的熱點領域正從互聯網模式創業向智慧硬體、大數據、高新技術等方向轉移,這意味創業項目從産業鏈協同到投融資等領域高度專業化的園區服務。

加強改革創新推動園區開發主體市場化

與大多數“十三五”專項規劃不同,該《規劃》中多了“創新改革”四個字。“園區創新改革的有關內容,幾乎與園區佈局的內容等量齊觀。”鄧翔表示,這是因為我省園區發展來到十字路口,園區現有發展水平難以滿足産業的快速發展,急需改革創新。《規劃》指出目前我省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比如,部分産業園區主導産業不突出,産業層次較低;有的園區規劃統籌不夠,存在惡性競爭;園區開發的主體仍然比較單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過度依賴財政投入或土地經營,社會化、市場化運營和服務模式發展緩慢。

對於存在的問題,《規劃》“對症下藥”,明確提出,突出以市場化導向推動園區創新改革發展,推動園區開發主體市場化改造,完善“管委會+公司”的開發模式;通過政府性債務剝離、優質資産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造等方式,推進園區現有開發平臺的市場化改造;對於新建園區,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開發模式,完善特許經營制度、價格形成機制和財政補貼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和運營。

鄧翔表示,園區開發主體的市場化,將深刻改變産業園區傳統的發展理念和路徑,政府只充當“引路人”和“催化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優質資源加快向優勢園區、優質企業集聚,是未來園區發展的主要路徑。(記者 陳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