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數據逐季回穩 結構持續優化
中國外貿亮點不少

2017-01-14 07:2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13日,海關總署發佈2016年中國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下降0.9%,外貿增速降幅較2015年收窄6.1個百分點。對此,專家指出,在複雜嚴峻的形勢下,2016年中國外貿仍然交出滿意答卷——進出口逐季回穩、結構持續優化。進入2017年,中國外貿形勢仍然難言樂觀,面對眾多挑戰,我們要以更為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外貿繼續回穩向好。

回穩態勢有望延續

2016年,中國進出口逐季回穩。據海關總署介紹,2016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下行壓力加大,總體形勢複雜嚴峻。但隨著國家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值明顯下降,二季度出現企穩,三四季度持續實現正增長,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穩中向好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第四季度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進出口、出口、進口值分別增長3.8%、0.3%和8.7%。對此,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我們認為首先還是得益於一系列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其次,外部環境有改善的跡象,出口企業新增訂單指數回升明顯;第三,國內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帶動大宗商品進口量持續增加。

進入2017年,外貿回穩向好的態勢仍有望延續。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四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到12月份為37.4,回升0.5,表明2017年一季度中國出口壓力有望緩解。

全面轉向優進優出

除了總體數據穩中向好,2016年中國外貿在結構優化,質量效益提升等方面也表現出一些新變化和亮點。貿易結構方面: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貿易方式更趨合理,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穩步推進,國際市場多元化取得一定進展。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6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38.1%,比2015年提升1.2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0.9%,佔中國外貿總值的55%,比2015年提升1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2%,佔中國外貿總值比重較2015年提升1.3個百分點。

此外,在産品優進優出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出口方面,2016年中國傳統優勢産品出口仍保持增長,同時,部分機電産品和裝備製造産品出口也保持良好態勢。進口方面,2016年中國原油、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部分先進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要設備等高新技術産品進口也有較快增長。

“未來,需要我們更加積極地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與進出口環境,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不斷提高外貿發展質量效益,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全面實現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黃頌平説。

三大挑戰還需應對

2016年中國外貿交出了不錯的答卷,但這並不意味著2017年外貿形勢就會一片大好。專家指出,進入2017年,中國外貿仍有三大挑戰需要面對:一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新挑戰,低迷疲軟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調;二是中國自身改革進入深水區,外貿結構轉型壓力大;三是全球化進程遇阻,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出口擴大形成制約。

“面對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外部環境嚴峻、複雜的局面,我們要立足於把國內的事情做好,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扎紮實實地把‘三去一降一補’做好。”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在此過程中,再在政策上對穩外貿加以實實在在的扶持,就能使得整個外貿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及嚴峻局面下保持一定增長,呈現穩中向好的局面。

黃頌平指出,2017年中國外貿的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所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短期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積累,中國經濟以及外貿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無論外部市場如何波動,我們都有信心應對。2017年對外貿易領域只要把握住“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鞏固落實“穩增長、調結構”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使各項改革惠及企業,就一定會在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