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培育經濟新動能 點燃發展新引擎——專家學者聚焦中國經濟動能轉換

2017-01-15 19:4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陳煒偉)歲末年初,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廣受關注。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如何探尋新動能,夯實穩中向好的勢頭?

第八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15日在北京舉行,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創新驅動與新舊動能轉換”展開研討,聚焦培育經濟新動能。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緩中趨穩、穩中向好,但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産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部分地區困難增多。

“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改革來釋放創新活力,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新功能支撐經濟較快增長、優化經濟結構、化解各類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説。

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表面上看是增速的換擋,其內核是動力的轉換和接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既包括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也包括傳統産業的提質增效;既包括供給側的結構升級,也包括需求側潛力的釋放。

專家認為,培育新動能,要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係,形成發展合力。

近年來,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阿裏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説,以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正在爆發,數字經濟對人類生活、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更多的貢獻和價值創造。數字經濟是社會經濟創新的發動機,要進一步清除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對立的認識。

作為傳統的家電企業,海爾集團也在擁抱互聯網新技術。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説,互聯網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創新全球最領先管理模式的機遇。“在管理模式的問題上,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是彎道超車,我們現在是換道超車,從傳統經濟的道上換到了互聯網的道上。”

李偉認為,從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需要出發,要鼓勵那些有利於打破壁壘、促進競爭和提高實體經濟效率的虛擬經濟創新,鼓勵那些有利於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虛擬經濟創新,鼓勵那些有利於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服務業創新。

“培育新動能,現階段更為重要的是,把創新重點放在對既有産業和産品的升級上,把創新的主戰場放在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上。”李偉説,新技術和新産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體性支撐力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雖然我國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實體經濟總規模還需要繼續擴大。此外,我國傳統産業領域在技術、工藝流程、品牌價值和運營管理等方面還有較大的創新空間。

“促進新興産業的培育發展,與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兩者不能對立起來,要有機結合。”工信部部長苗圩説,在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同時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一刻都不能放鬆,通過改造升級傳統産業也完全可以變成新動能。

“加快製造強國建設,成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緊迫任務。”苗圩説,針對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生産要素低成本優勢減弱、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挑戰,下一步,要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構建以智慧製造為重點的新型製造體系;要增強創新動力,加快製造業的提質增效升級;要降低企業成本負擔,釋放微觀主體發展活力;要優化發展環境,吸引生産要素更多投向製造領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