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更多獲得感 更大安全感

2017-01-17 09:34 來源: 廣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被放在顯要位置。

如何使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大的安全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群眾的安全感,源自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依然是我區一項重要的民生任務。

李智敏代表認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防止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和返貧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更重視和提高貧困人口的健康保障水平,努力提升基層醫療保障能力,實現全區貧困人口參加醫療保險全覆蓋。覃建勇代表則建議,應繼續加大醫療保險資金投入,並加大農村疾病的預防力度,建立入戶檢查服務體系。

另外,促進農村就業,實施農民增收行動,也是實現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梁洪洪代表説,建議政府今後在就業保障這塊,鼓勵企業到農村招工,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既照顧老人、陪伴孩子,又解決“剩男”“剩女”問題。黃花相代表認為,企業進村提供的工作崗位,可適當向貧困人口傾斜,通過就業帶動脫貧。

吳崇霞代表在調研中發現,農村婦女普遍存在技能缺乏、就業質量較低現象。因此,她建議針對農村婦女生産技能不足的現狀,加強培訓,提升婦女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助力農村婦女增收致富。

改善醫療教育水平

教育和醫療的改善,是群眾獲得感最直接的體現。今年,我區就抓好衛生與健康工作、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措施。

不管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行動計劃,還是教育振興“雙千計劃”,都指向了基層。“把醫療和教育資源更多向基層傾斜。”王彩艷代表説,建議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體制,著力解決縣級醫院醫療衛生條件差問題。莫怡祥委員提出,當前,城鄉教育硬體條件的差距已縮小,但教師素質差距仍然很大,應繼續抓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項目”,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輪崗制度”,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加強教師培訓。

當前,人口老齡化問題嚴峻,“醫養結合”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熱詞。貝小燕委員認為,加快推進生態養生養老産業集聚發展,對我區發揮後發優勢、促進轉型升級、實現綠色跨越具有重大意義。楊建青委員建議,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鼓勵“醫養結合”發展的政策,全面整合我區現有醫療和養老資源,創新和豐富養老模式,加快推進形成多層次的養老格局。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加快民族文化強區建設;積極發展體育事業,推進體育産業發展。

“文化惠民工程應繼續向農村、基層傾斜。”李心軍委員提出,要加快公共數字文化館建設,運用國家數字圖書館推介工程和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豐富資源,建立“文化數字共享”工程,達到鄉鎮(街道)、社區(村屯)全覆蓋;還要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培養,壯大基層文藝團隊;同時,還應加大對鄉村文化産業的扶持,以文化産業帶動鄉村居民文化素質的提高。

就打造和豐富廣西文化品牌,陳文忠委員認為,可以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提高競技、表演水平,展示我區少數民族文化魅力;還應豐富“壯族三月三”活動品牌,推動民族體育、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

在體育事業發展上,容小寧代表提出,應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各級政府要不斷增加全民健身經費投入,合理配置公共體育資源,開展全民健康示範區工作,參照外地成功的做法,把醫保卡變為健身卡等。(記者 李家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