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公募基金青睞消費類藍籌股

2017-02-06 07:2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受弱勢行情等因素影響,去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成績並不理想,單季度虧損近280億元。在弱勢震蕩行情、中小票估值回調的背景下,2016年第四季度調倉的基金更多加倉低估值藍籌股

  截至2月3日,2016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業績披露完畢。受市場整體弱勢、流動性偏緊、創業板指數破位下跌等因素影響,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在規模、盈虧、持股等方面均出現較大變化。剔除打新基金之後的數千隻權益類基金,在第四季度繼續減倉,“抱團”持股的基金公司增多,中小創股票遭減持,消費類藍籌股獲青睞。

  從基金規模看,2016年第四季度股票型基金、貨幣基金、封閉式基金均出現明顯規模下降,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規模增加。全部6種類型基金中,僅有貨幣基金和QDII基金盈利,其他類型基金大都出現虧損。

  單季度整體虧損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發佈的最新研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虧損278.9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成虧損重災區,貨幣基金和QDII基金雖實現正收益,但盈利下滑。

  “去年第四季度,受債市調整、成長股表現不佳影響,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商品型基金均出現虧損。”好買財富研究員雷昕説。

  金牛理財網分析師宮曼琳認為:“除了債市、股市等市場變動因素之外,來自泛財富管理領域的競爭加劇,也是公募基金整體盈利乏力、規模縮水的一大誘因。此外,由於近期機構投資者增多,公募專戶業務規模增加也分化了相當一部分資金。相比之下,散戶資金佔比較高的公募基金出現規模下降,公募基金佔流通A股市值比例已經連續9年出現下降。”

  具體來看,債券型基金在2016年第四季度整體虧損216.37億元,幾乎抵消了2016年上半年全部盈利。虧損最為嚴重的是混合型基金,整體虧損258.56億元。股票型基金和商品型基金分別虧損43.62億元和11.6億元。在債市大跌的影響下,保本型基金也未能倖免,第四季度虧損25.88億元。比較而言,規模佔據公募基金半壁江山的貨幣型基金繼續保持賺錢效應,共盈利273.85億元,但是與過去相比盈利出現下滑。2016年大熱的QDII基金也保持賺錢效應,盈利3.27億元,連續3個季度實現正收益。

  調倉重點轉向藍籌

  凱石金融産品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主動股票型基金股票倉位由2016年第三季度的88.43%下降至88.02%,降幅平緩;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由54.81%下降至52.67%。

  在倉位分佈上,2016年第四季度,股票型基金仍以高倉位為主,混合型基金中,低倉位運行基金數量佔比較高,高倉位(倉位大於等於90%)佔比僅為1.5成。其中,大成競爭優勢、泰達宏利首選企業等3隻基金可能由於申贖份額變化較大,引起倉位下降,在第四季度的倉位出現違反契約規則情況。

  凱石財富金融産品中心首席分析師桑柳玉認為,主動股票型基金倉位已連續多個季度未有大變化,可見在震蕩市中倉位較穩。而受到2016年末整體流動性偏緊、創業板破位下跌等因素影響,大部分混合型基金選擇降倉。

  在弱勢震蕩行情、中小票估值回調的背景下,2016年第四季度調倉的基金更多加倉低估值藍籌股。第四季度基金前10大重倉股持倉總市值7430億元,滬深主板吸引資金流入,中小創資金凈流出。分行業看,四季度前5大重倉行業分別是醫藥、銀行、電子元器件、非銀行金融、基礎化工。與2016年3季度相比,TMT板塊佔基金持倉市值比重下降較多,電子元器件、計算機、傳媒以及通信合計下降2.59%。

  “在弱勢行情下,抱團取暖的基金公司開始增多。持有流通股佔比25%以上的基金控盤股達13隻,這些獲得基金公司‘抱團’加倉的股票,大多是新領域的佼佼者或細分行業龍頭,較易獲得基金青睞。”桑柳玉説。

  債基規模增幅最高

  儘管有諸多不利因素,2016年第四季度基金公司總資管規模依然逆勢增加,由第三季度末的8.95萬億元增加至第四季度末的9.27萬億元。雷昕介紹,債券型基金成為公募基金規模增幅的最大亮點,2016年第四季度份額增長幅度為52.64%,QDII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額均有所增長,幅度分別為11.17%和2.85%。貨幣型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份額均有所下跌,幅度分別為4.34%、5.6%和0.49%。

  2016年第四季度,太平基金、中銀國際證券和東海基金規模增幅較大,嘉合、永贏和長安規模降幅較大,降幅分別為67.41%、47.32%和45.82%。從申贖變化情況看,建信、博時和招商申購增加較多,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和廣發基金贖回較多,分別贖回1242.90億元、986.36億元和505.41億元。

  “2016年第四季度債基規模逆勢大增的推手之一是來自銀行理財、保險資金等定制型委外公募基金産品暴增。投資者一方面應謹防定制基金集中贖回風險,另一方面應提升資産配置能力,預防可能的單一市場波動。”宮曼琳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