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青海牧區産業脫貧提升致富能力

2017-02-07 11: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2月7日電(駱曉飛 閆宏亮)“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年旅遊旺季到來之前,曲海酒店就可以全面開張了!”多傑仁青笑著説。

過去一年,如何確保在政策兜底“脫貧”後不返貧、能致富,是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優幹寧鎮曲海村村主任多傑仁青一直在琢磨和忙活的事。直到春節前,這個村目前最大的産業——曲海酒店完成了裝修,他的心裏才踏實了很多。

在他看來,政府今天給貧困戶錢,明天可能就花了;今天給他們買幾隻羊,管理不好,過不了多久可能也沒了。但發展村集體産業,讓能人帶頭管理經營,就能持續有收益。

曲海村是一個純牧業貧困村,經精準識別,到2015年底,全村168戶人中,共有貧困戶44戶。2016年,通過實施“八個一批”脫貧攻堅政策和十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個村實現了整體脫貧,同時,在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致富靠産業”也成了村民們的共識。

“這個酒店項目反復徵求了全村牧民尤其是貧困戶的意見,全村168戶人都入了股,政府扶持貧困戶的人均6400元的産業發展扶持資金也全部按戶入股了。”多傑仁青説,以後,村裏人人都會有穩定的分紅收益。

“不只曲海村,現在全縣精準識別後的每一個貧困村至少都有一個村集體産業。”河南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唐建珍介紹,結合“一村一産”“一戶一策”多元化的産業扶貧發展思路,2016年,河南縣共爭取落實了特色産業扶持到戶資金3039萬元、特色産業貸款扶持資金8000萬元,在全縣16個貧困村實施了22個特色富民産業。

在河南縣優幹寧鎮荷日恒村,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張立成告訴記者,過去一年,這個村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建設為核心,整合各類扶貧資金700多萬元,建成了歐拉羊繁育基地、畜産品加工廠和汽車修理中心項目。

“‘摘帽’只是完成了脫貧攻堅的第一步,如何培育穩定健康的村集體産業,提升牧區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才是建設小康村的關鍵。”張立成告訴記者,青海原來對村第一書記的要求是貧困村“摘帽”後,第一書記就可以回去了,但現在又有新政策,任期還要延長,主要任務是要幫助打牢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基礎。

河南縣縣長阿瓊説,為了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夯實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基礎,貧困縣“摘帽”目標實現後,在村級産業發展上,政府部門計劃每個村還要再支持發展資金1000萬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