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外國投資機構:中國內需走強 經濟風險可控

2017-02-15 07: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記者 曹筱凡)中國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雙雙擴大。外媒及外國投資機構普遍認為,中國通脹上升是受節日因素影響的短期現象,通脹壓力並不大。中國內需強勁,並且經濟風險可控。

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中國1月CPI同比上漲2.5%,PPI同比上漲6.9%。法新社認為這是中國內需強勁的表現,路透社認為這也預示著全球製造業活動走強。

多家機構的觀點顯示,導致中國1月CPI上漲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三點:春節因素、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和石油價格走穩回升。

路透社援引凱投宏觀的觀點認為,中國1月CPI走強是短期現象。凱投宏觀經濟學家朱利安·艾旺·佩特沙爾表示,較大漲幅的CPI不會維持很久,中長期看,房地産價格走低等因素將減緩物價上漲的壓力。

外資機構分析人士指出,只要CPI保持在3%以內,都在政府可控的“舒適區”內,同時,PPI走高並不意味著其上漲已滲透到了更廣的經濟層面上。凱投宏觀預測2017年全年中國CPI上漲2%。

對於PPI漲幅的擴大,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主要驅動因素包括製造業去産能、基礎設施及房地産投資推動內需增長、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反彈等。

中國人民銀行春節長假前調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後,節後首個工作日又同時上調逆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也引發外國投資機構高度關注。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此舉顯示了中國央行嚴控金融風險的決心,選擇這個時機是為了更加穩妥地引導市場預期。德銀預測,中國央行一季度或有更多此類型借貸利率調升,以控制廣義信貸增長。

澳新銀行的報告認為,央行通過貸款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等途徑控制加息節奏,旨在避免貸款增速過快,也體現出政策制定者對一些特殊領域的金融風險始終保持警惕。

歐盟委員會13日發佈的冬季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內需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受可支配收入,特別是農村地區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就業強勁增長等因素支持,家庭消費可望穩健增長。報告認為,在經濟放緩的形勢下,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將會繼續支持經濟增長,經濟放緩和風險將是可控的。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