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提防房貸資金“擠出效應”

2017-02-16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嚴監管,防止資金過量流入房貸等虛擬經濟,必然倒逼銀行到實體經濟中尋找“新的奶酪”。當然,收緊房貸只是引導資金“脫虛入實”的一部分,還應降低其他金融高杠桿以及改善實體經濟盈利環境

近期,國內多個一二線城市上調房貸利率。從各地房貸政策看,2017年房貸整體收緊,應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次房貸收緊所透露的信號,與去年房市“高燒”時期完全不同。去年主要是意在為房地産降溫,房貸政策越嚴反映出購房需求越強勁,反而助長了房價上漲的預期。這次並非表明北上廣深房價不穩定仍需要政策“加碼”,而是監管層正在努力驅趕資金“脫虛入實”,因而這次房貸趨緊具有長效性、戰略性。

2016年,房貸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新增房地産貸款5.7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7.9%,佔新增人民幣貸款比重高達45%,較2015年底的31%提升14個百分點。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更是高達4.96萬億元,佔新增房地産貸款比重為87%,佔新增人民幣貸款比重為39%,較2015年底的23%提升近17個百分點。個人購房貸款餘額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

這份房貸數據,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一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銀行難以尋找到優質資産,而個人住房貸款違約率低,可以説是既“輕鬆”又“安全”。二是實體經濟利潤大幅下滑,同時股市等投資渠道收窄難以賺到錢,而房地産10餘年來巨大“賺錢效應”吸引了各路資金。三是各級地方政府應對財政收入下降亟需“土地財政”支持。此外,很多地方在推進去庫存、穩增長等,更是讓銀行、地方政府找到了釋放房貸的理由。

銀行業已經意識到房貸猛增帶來的風險。央行正在加強監管,比如對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不同程度地收縮信貸投放規模,貸款項目需提前報備;要求銀行原則上第一季度新增住房貸款的總量及增速要低於2016年四季度,信貸增速過快的銀行,可能面臨基於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的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利率的處罰。

還應該看到,資本外流等因素導致全球貨幣政策或出現收緊的拐點,以及金融高杠桿帶來的經濟風險,我國貨幣政策的數量寬鬆也必然遭遇瓶頸。央行正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將貨幣政策的重心從“穩健偏寬鬆”向“穩健中性”轉移,收緊房貸無疑是“穩健中性”的一部分。2017年,我國經濟總體上仍不容過於樂觀,不能“猛踩剎車”,而擰緊房貸的“閘門”,努力疏通資金“脫虛入實”,就成為央行等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重要選擇。

鉅額的信貸流入房地産市場,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體經濟、民營經濟、創新型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等出現了較大的“擠佔效應”。現在,央行等部門從嚴監管,防止資金過量流入房貸等虛擬經濟,必然倒逼銀行到實體經濟中尋找“新的奶酪”,驅趕資金“脫虛入實”。當然,收緊房貸只是引導資金“脫虛入實”的一部分,降低其他金融高杠桿以及改善實體經濟盈利環境,多方合力才能真正實現“脫虛入實”的目標。(盤和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