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黃金行業
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進黃金行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原〔2017〕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有關中央企業:
黃金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兼具商品和貨幣屬性,在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間,我國黃金行業形成了地質勘查、礦山開採、選冶、深加工、批發零售、交易市場等完整産業體系,産業發展迅速,2015年産量450噸、消費量986噸,年均分別增長5.7%、11.5%,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國黃金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黃金礦業資源整合進展緩慢,地質勘查工作滯後,深部開採技術亟待突破,企業負債率偏高;黃金飾品附加值不高,加工技術工藝相對落後,設計創意欠缺;黃金市場及保障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為促進黃金行業轉型升級,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黃金強國、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目標,以資源勘探開發、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兩化融合、國際合作等為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結構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的現代化黃金産業。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優化管理體制機制、産業産品結構,重點突破關鍵技術並加快成果轉化;堅持結構調整,推動生産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堅持綠色發展,全面建設綠色礦山,推行清潔生産,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強化全球佈局,依託“一帶一路”總體戰略,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強化智慧製造,運用信息化手段、自動化設備、智慧化生産體系來改造黃金産業。
(三)主要目標
1.産量産能儲量持續增長。
“十三五”期間,黃金産量年均增長3%左右,到2020年末,黃金産量達到500噸(力爭達到550噸),新增黃金産能125噸,淘汰落後産能40噸,黃金年生産能力達到600噸(含進口料生産能力100噸)。黃金開採企業數量從600多家減少到450家左右。扣除黃金生産消耗4000噸,全國新增黃金查明資源儲量3000噸,到2020年查明黃金資源儲量為13000-14000噸。
2.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複雜及深部礦體開採、低氰提金工藝等多項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兩化融合取得新進展,生産智慧化、工藝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基本淘汰落後生産工藝、設備、設施。重點大中型企業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1.5%以上。
3.節能環保水平全面提升。
企業“三廢”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35%以上,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0%以上;土地復墾率超過60%,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千人傷亡率明顯下降。
4.安全生産和職業危害防治全面改善。
企業安全生産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達到95%以上,職業健康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5.改善職工及社區生産條件。
普遍建立社區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職工工作環境和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協調增長並向採掘一線職工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