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綠色食材走出深山成了俏銷品——來自廣西侗鄉三江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實踐

2017-02-26 17: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2月26日電(記者 李斌、程群)近年來,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一方面積極引導農民堅守傳統農耕方式,生産綠色食材,一方面做好生態農産品和高端消費人群的對接,昔日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綠色食材逐漸成為俏銷品,也探索出偏遠山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

“魚稻共生”,傳統農耕生産綠色食材

人勤春來早。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程村鄉大樹村夏村屯,還沒過完正月十五,村民們就開始修整魚坑魚溝、耙田、灌水。準備工作完畢後,縣水産畜牧局工作人員來到這裡,給村民們發放魚苗。等到稻穀收穫的季節,村民們就可以同時收穫肥美的鯉魚。

“這是我們這裡的特色‘禾花魚’,在水田裏與禾苗一起長大,肉質鮮美,在田邊銷售價格每公斤40多元,如果運到縣城賣,每公斤近60元。”村民唐剛得領到魚苗後喜滋滋地説。

當地許多村寨養殖禾花魚歷史悠久,從山間密林中汩汩流出的清泉流入梯田,喂養出鮮嫩肥美的鯉魚。但長期以來,由於管理不到位、缺少魚苗等原因,稻魚養殖局限于自給自足,沒有形成産業優勢。

從2013年開始,三江縣積極鼓勵農民傳承傳統農耕模式,實施種稻養魚整鄉推進示範工程,通過打造“高山稻魚”品牌,推動生態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在政府幫助做好保水設施之前,稻魚産量很低,現在産量則達到每畝40公斤至50公斤。”大樹村黨總支書記唐新光告訴記者,示範養殖戶每畝稻田可以增收近1000元。

唐新光説:“養魚的稻田裏,稻穀基本不打農藥、施化肥,主要採用誘蟲燈滅蟲,用沼氣水肥田,農民逐步恢復了傳統農耕習俗。”

每公斤20多元的“再生稻”供不應求

三江高海拔山區農民有收割稻穀之後留再生稻的習慣,由於再生稻成熟季節時值深秋,晝夜溫差大使得稻米口感極佳。

“再生稻是在割完稻穀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出來的,出穗時已過霜降,低溫霜凍殺死了害蟲,所以再生稻不用任何農藥,稻米品質很好。”三江縣水産畜牧局局長楊有君説。

從2014年開始,三江縣積極引導農民在收割中稻之後留再生稻,並由供銷社保價收購。2015年三江産出5萬公斤再生稻米,很快銷售一空。2016年産出25萬公斤,不到兩個月就售罄。

“再生稻米每公斤30元,經過大力推介,很受歡迎。”三江縣供銷社理事會副主任梁永傑説。在收穫季節,供銷社派員到田間保價收購濕谷,再統一烘乾、剝殼、包裝,統一銷售。

“再生稻平均每畝可以收穫300公斤,供銷社收購濕谷每公斤3.6元,由於價格高,算下來每畝可以增收1000多元,比一季中稻的收入還多,”夏村屯村民莫仁平説。

綠色生態優勢讓山鄉農産品“火”了

“僅稻田養魚和再生稻這兩項,農民每畝就可以增收2000元,之前丟荒的田也重新種了起來,一部分外出打工的農民開始回鄉種田。”三江縣水産畜牧局副局長莫善康説。去年三江稻田養魚面積達到7萬畝,再生稻面積超過1萬畝,今年將引導農民擴大再生稻面積。

“魚稻共生”産生了“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的效果。經檢測,“三江稻田鯉魚”屬於“富硒”産品,不久前還被農業部確定為地理標誌産品。

三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當地開展“結對一個貧困村、健康食材伴一生”行動,努力擴大銷售渠道,用綠色食材助力精準扶貧。

目前,産自深山侗寨的稻米、魚、紅薯、韭菜、土雞、土豬、雞蛋等生態農産品,通過訂單源源不斷銷往城市。三江縣委書記袁東升説,此舉讓城市裏需要綠色生態農産品的人群得到了“魚”(生態健康食材),農村待脫貧致富的人群找到了“漁”(脫貧致富的根本辦法)。

“當前人們的需求正在從解決溫飽向講究優質安全轉變,過去講規模和産量,山區農耕劣勢突出;現在反過來了,沒有工業污染源、擁有青山綠水和堅守農耕的山區優勢明顯。”袁東升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