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南寧:特色産業成精準扶貧“密碼”

2017-03-01 16: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3月1日電(記者 朱麗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一年之內,17059人成功脫貧、17個貧困村脫貧、貧困發生率由8.3%下降到2.8%……數據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精準扶貧的“密碼”?近日記者走訪邕寧區多個村莊,了解特色扶貧産業帶來的貧困山鄉之變。

在邕寧區蒲廟鎮華康村那皮坡,村民賴桂顏指著山丘上的苗木,一臉自豪:“2畝山地共500多棵羊蹄甲和木棉樹,種了4年多,基地保價收購,每株50元利潤,這批能掙2萬多元呢!”

“山地一直荒廢,可惜了,有基地提供苗木,種下去就是額外的增收!”賴桂顏口中的苗木基地始建於5年前,基地佔地2300畝,帶動周邊21個村3000多戶農民參與。目前,基地苗木涵蓋了白玉蘭、洋紫荊、羊蹄甲等25個園林綠化品種,將荒山變成了“聚寶盆”,給華康村帶來120萬元的勞務收入。

2016年,華康村成立了隆康種植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聘請勞務、資金入股等方式,創新了貧困戶脫貧增收的途徑。”華康村第一書記馮禮就介紹,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1戶,2016年已有97戶成功脫貧。

那樓鎮屯了村是自治區級貧困村,屬於邕寧區首批整村推進貧困村。52歲的村民黃翰早多年生活貧困,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隨著牛大力在村裏擴種,窮日子正與他漸行漸遠。

3年前,村裏建立了牛大力種植示範基地和專業合作社,目前種植面積達2400畝,帶動農戶260戶共種植1005畝。

基地用工,優先安排貧困農戶,日薪80元至100元。黃翰早長年在基地務工,每月工錢約1700元。加上自家種植了4畝牛大力,前3年每年公司給予預分紅每畝2000元,4年後銷售時每畝純利潤可有2.1萬元。

黃翰早説,種中草藥和在基地打工,供孩子上學比之前輕鬆不少,“大女兒已經讀到大四,小女兒還在讀小學,一定要讓孩子學有所成。”

邕寧區扶貧技術局負責人楊素琴介紹,通過發展中草藥種植産業,屯了村實現脫貧111戶,貧困發生率為2.92%,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

距離屯了村不遠處的那盆村,沒有成片的農作物種植,卻因孔雀聲聲而顯得與眾不同。

2016年,那盆村創業能人周天森第一個“吃螃蟹”,返鄉建立了孔雀養殖基地,目前存欄孔雀6300多只。在周天森的帶動下,不少貧困戶將産業扶持資金參與養殖,基地則為養殖戶提供場地和技術幫助。

貧困戶周其包用4000元産業扶持資金,購買了27隻孔雀種苗,並寄養在養殖基地。“孔雀渾身都是寶,養殖一年就能出售,目前1公斤市場價160元左右,每只純利潤500元。”周其包告訴記者,兩年以上的孔雀,每根孔雀毛還可賣50元以上,若製作成孔雀標本,售價高達1.5萬元。

孔雀基地負責人周寧説,目前已有35戶貧困戶參與産業,每戶養殖30隻左右,每年可增收1.6萬元至3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引導鄉親們在自家建造養殖場地,並提供技術指導,讓貧困群眾有持續性的收入。”

“特色産業是邕寧區精準扶貧的一大亮點,各鄉鎮因村施策,完成了年度脫貧任務。”邕寧區委書記鄧娟娟表示,下一階段將重點抓産業富民、勞務輸出等方面,深入推進精準扶貧,保障産業可持續發展,幫助農戶獲得更大增收實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