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答好教育改革發展的“試卷”——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應教育熱點問題

2017-03-13 01: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胡浩、施雨岑、孫奕、潘潔)“我把今天的記者會看作是一場‘考試’。”12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履新不到一年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脫貧攻堅、“雙一流”建設等教育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解決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長不高”問題

“我們國家現在有300萬名鄉村教師,他們是我國基礎教育的脊梁,是農村孩子成長的園丁。”陳寶生説,由於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原因,鄉村教師短缺,集中表現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長不高”等問題。

他介紹,針對年輕教師不願到鄉村教書的“下不去”問題,2015年我國頒布實施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推進“特崗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招收畢業生到鄉村工作。而為了讓鄉村教師“留得住”,中央財政投入52.53億元,提高鄉村教師補助,讓8.1萬所學校的近130萬名鄉村教師受益。為解決“教不好”的問題,教育部門採取措施鼓勵水平比較高的校長教師向鄉村流動,並培訓鄉村校長380萬人次。而要讓鄉村教師告別“長不高”,要解決評職稱等職業發展問題,做好制度安排。

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智

“四川涼山懸崖村的貧困孩子為了求學,爬上爬下,每天在危險中行進,我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這從另一方面説明,打勝脫貧攻堅戰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陳寶生説。

他介紹,目前,教育扶貧正在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智、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下一步,要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礎建設和學生資助方面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傾斜;要明確各個學段的人口數量和不同需求,進行分類幫扶、精準扶貧。同時,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組織高校教育單位對口幫扶,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脫貧,運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脫貧效果。

培養“大國工匠”讓職業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陳寶生説,“大國工匠”和“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關係非常密切。

“我們既需要培養愛因斯坦,也需要培養愛迪生,還需要培養魯班。”他認為,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社會理念上面臨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問題,自身教學面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

他説,要根據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和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加快人才培養,要促進産校融合、校企合作辦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通過修訂職業教育法,引導整個社會轉變觀念,建立起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橋”,改變目前兩者相分離的狀況;要改變普通高校先錄取、職業學校再錄取的制度,讓職業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多措並舉促使“回國潮”更猛烈

“有‘潮’就有動力,有‘潮’就有風景。”談到留學生“回國潮”時,陳寶生認為,這種“回國潮”的形成並不奇怪。海外留學人員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術追求,這是歸來的動力;資金、設備,硬體、軟體等方面的科研發明條件都具備,這是歸來的條件;一大批為祖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成為他們的人生標桿,這是歸來的典型示範。

陳寶生表示,將為回國人員開通服務“綠色通道”,讓手續辦理更為通暢,併為他們提供事業條件和崗位。“把這些服務做好了,‘回國潮’會來得更猛一些。”他説。

在新歷史潮流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雙一流”建設與過去的“985”“211”區別何在?

“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這是一個全新的計劃,在‘985’‘211’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陳寶生説,“雙一流”的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

陳寶生説,為了避免成為“211”和“985”建設的翻版,“雙一流”建設明確了遴選範圍,並確定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將被平等對待,通過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等進行遴選。

2020年建4萬所足球特色學校

“給中國足球提高競技水平,開了一條人才成長的新通道。”——陳寶生這樣描述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意義。

據他介紹,目前,我國已確認了1.3萬所足球特色學校,今年要達到2萬所,到2020年達到4萬所。“做大分母抓普及,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們要建4萬所足球特色學校,參加的人越多,我們從中選擇的餘地更大。”

他認為,在做大足球特色學校這個“分母”的同時,還應做強“分子”,也就是抓競賽,通過競技、比賽將足球人才選拔出來。同時,校園足球還要有序發展、循序漸進,不能一窩蜂、一哄而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