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部:加強農業氣象科技創新 提升
農業生産服務能力

2017-03-17 07:53 來源: 科技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農業氣象科技始終堅持把為農業生産服務作為氣象服務的重中之重,強化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水平,建立適應農業生産需求的農業氣象科技支撐體系,提高氣象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力,為農業生産防災減災和趨利避害提供了科學指導。

1.面向農業氣象業務發展需求,深入開展關鍵技術研究

依託國家科技項目,針對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農業氣象服務需求,著力解決關鍵科技問題,氣象為農服務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開展了CO2不同濃度水平及對應增溫幅度小麥需水量變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回歸統計分析研究;分析了冬前和春季灌溉對華北冬小麥生長髮育和籽粒産量的影響;初步構建了國家級冬小麥精細化土壤墑情和灌溉預報系統;針對西南地區複雜地形的水稻洪澇災害構建了風險評估模型;發展了基於地面遙感信息與氣溫的夏玉米土壤水分估算方法,提出了玉米乾旱過程遙感監測的冠層含水量指標;基於夏玉米乾旱模擬實驗數據,確定了夏玉米不同發育期指標對乾旱的敏感指數。

2.大力推進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進步

針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的業務應用需求,開展了全國、區域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預警預測及風險評估技術與應用研究,解決了“指標創建、實時監測、精細預警與滾動預測、動態評估”等關鍵技術問題。發展了西南農業乾旱、南方雙季稻低溫災害、黃淮海小麥幹熱風、南方水稻和玉米洪澇災害、全國小麥白粉病、稻飛虱發生等級氣象指標;研發了區域農業乾旱、小麥幹熱風立體監測和動態評估技術,區域小麥乾旱、幹熱風、水稻低溫災害以及全國小麥白粉病、稻飛虱精細預警與滾動預測技術;提出了多種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動態評估、綜合評價與風險製圖技術,構建了農業氣象災害動態監測評估、預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技術體系,對推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技術進步和業務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3.加強提升農業氣象格點化、精細化服務能力

利用精細化格點資料,將農業氣象影響預報産品空間分辨率從10km提高到了5km,預報時間尺度由7天提高到了10天。基本實現了5km格點的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預報和農用天氣預報産品的自動製作,提高了預報類産品的客觀化水平,在夏收夏種氣象服務、盛夏高溫影響評估與預報服務中得到應用。

4.聚焦提高主要農作物産量動態預報技術水平

研發了基於作物産量歷史豐歉氣象影響指數、關鍵氣象因子影響指數、氣候適宜指數的一季稻産量逐月動態預報技術,完成全國農業氣象災害服務保障系統中一季稻和棉花預報功能模塊開發,並在月報和作物産量預報業務中應用。研究表明,引進30年氣候適宜度平均值與30年逐年氣候適宜度預報效果好于原模型。

5.産量預報服務成效顯著

採用統計模型與作物生長模擬模型、遙感長勢動態監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冬小麥、棉花、玉米、雙季早晚稻動態預報業務服務,對作物産量進行科學研判。2016年冬小麥總産預報準確率為98.7%、早稻總産預報準確率為98.6%,作物産量預報産品受到農業部等多部門關注。2016年還增加了南美大豆等産量預報産品,拓展了服務內容,社會服務成效顯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