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徽出臺意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2017-04-17 09:46 來源: 安徽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按照省委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總體部署,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1.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各地各部門要把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加強跟蹤服務,送政策到企業,建立有效幫扶機制,動態掌握各類市場主體訴求,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各級政府預算安排的涉企資金要儘快落實並撥付到企業,省直部門需再分配的切塊資金6月底前全部定向落實到具體用款單位,對支出進度緩慢的市縣壓減轉移支付。

2.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産能。 2017年,繼續執行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人員安置等有關資金獎補政策,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職工分流安置資金由中央和省分擔50%,市(縣)和企業分擔50%。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和省級調劑金,對各地化解過剩産能和淘汰落後産能職工安置給予調劑補助,放寬過剩和淘汰落後産能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補貼支付比例。對符合併購貸款條件的兼併重組企業,並購交易價款中並購貸款所佔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産能過剩退出企業涉及的國有土地可由企業自行按照規定處理,也可交由政府收回。對企業整合搬遷後廢棄的建設用地,納入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

3.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堅持因城施策去庫存,鼓勵房地産庫存較多的市縣出臺差異化購房補貼政策,對自願退宅進城農民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當地政府可給予一次性購房獎勵或其他補助。支持將有穩定就業的進城務工人員和個體工商戶等自由職業者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範圍。支持各地出臺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政策措施。引導企業投資購房用於租賃經營,支持房地産企業調整資産配置持有住房用於租賃經營。省財政對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高的市、縣予以適當傾斜支持。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實現市場動態均衡、房價基本穩定。

4.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地方資産管理公司等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支持企業股權融資,加強企業自身債務杠桿約束。對改制完成並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成功上市的企業,省財政分階段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成功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融資的中小企業,省財政按首次股權融資額的1%給予最高70萬元獎勵。

5.多措並舉降成本。積極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和降費政策,繼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社保等成本,確保2017年企業綜合成本降低2%以上。建立行政權力仲介服務收費清單。全面落實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範圍、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 2017年,企業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不作上調,從事國家鼓勵和扶持産業、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企業,可申請減徵或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總費率至1%。對已按規定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暫時困難企業 (“僵屍企業”除外),經批准可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緩繳期限暫定6個月,緩繳期滿按規定補繳後,允許其繼續申請緩繳。對企業符合條件的股權收購、合併、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産投資及債權損失,認真落實企業所得稅特殊性稅務處理、遞延納稅、分期繳納、所得額扣除等優惠。

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貸款擔保費率不超過1.2%,省擔保集團繼續暫免收取市縣擔保機構中小微企業再擔保費。2017年電力直接交易規模550億千瓦時。推動大用戶直供氣。

6.暢通實體經濟融資渠道。 2017年,省財政繼續超調10億元,各市、縣(市、區)按不低於2倍規模,以市、縣(市、區)為單位設立中小微企業轉貸資金池;繼續安排11億元資金,充實市、縣(市、區)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國有資本金。深入推進“4321”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不斷擴大“稅融通”貸款規模。繼續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以及新設和引進金融機構獎勵等政策。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綠色信貸項目可按規定申請財政貼息支持。推動金融機構優化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流程,適度放寬審貸權限,提升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支持建立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全生命週期的省級股權投資基金體系。

7.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農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推行綠色生産方式,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擴大“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整合涉農資金支持優化農業生産體系、産業體系和經營體系,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支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設立農業産業化發展基金。從2017年起連續4年,省總體上統一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按每畝1000元標準安排補助資金。加快推進災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試點。完善農業擔保體系。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及特色農産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推動各地增加保險品種和擴大保險覆蓋面。農産品初加工用電享受農業用電政策。

二、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促進産業發展邁向中高端

8.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2017年,省財政安排100億元左右,採取産業基金、風險投資、無償投入、“借轉補”、事後獎補等方式,支持重大新興産業基地、重大新興産業工程、重大新興産業專項、製造強省、創新型省份、技工大省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加快發展動能轉換,構建創新型現代産業體系。加大對皖北三市、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的支持,對該區域符合條件的項目,獎補資金補助金額上浮20%。

9.推進“三重一創”建設。支持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積極爭取核聚變主機關鍵系統等大科學裝置落戶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創新研究院;支持2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7個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構建創新型現代産業體系。在新建項目關鍵設備購置、企業並購、重大項目團隊引進、研發生産設備投入、研發試製投入等方面給予補助。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省重大新興産業投資基金,採取階段參股、直接投資、跟進投資等方式,主要投向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項目。

10.加快建設製造強省。支持高端製造、智慧製造、精品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等五大製造,支持電子信息、軟體和大數據産業發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製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通過安排有關專項資金、吸引社會資本,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製造業發展納入省政府對市、縣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11.統籌推進創新發展四大支撐體系。

支持圍繞重大技術研發轉化、創新資源捕捉尋找、創新成果路演展示、創新主體嚮往匯聚,構建技術和産業創新支撐體系。支持聚焦科技成果孵化、産業化加速、産業集群發展,構建平臺和企業創新支撐體系。支持注重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全面跟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産業基金有效對接,構建金融和資本創新支撐體系。支持完善産學研結合機制,增強人才、技術、項目吸引力,構建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撐體系。

1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省級電子商務發展資金,採取先建後獎補方式,支持市、縣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年內實現公共服務、物流配送、鄉村網點全覆蓋。對新進入我省投資的世界100強和國內50強電子商務企業,實際到位註冊資本金5000萬元以上的,按1%給予一次性落戶獎勵,最高獎勵200萬元。引導社會資本增加中高端、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身休閒等服務供給。對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閒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省級旅遊文化名縣、旅遊特色小鎮等品牌創建驗收的,給予重點支持。鼓勵企業開展網絡促銷以及參加大型展會,省財政對政府批准的展會給予適當補助。繼續安排省級流通發展促進資金,支持培育限上流通企業、農産品流通體系和農村流通體系建設。

三、繼續擴大有效投入,加強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13.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 2017年,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600個以上,建成600個以上。深化“四督四保”制度,完善省、市、縣負責同志聯絡推進重大項目制度,建立完善目標責任、臺賬管理、動態管控、運行調度和督查考核等五項機制,形成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動態管控和精準調度。對2016年下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中未開工且短期內不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及時調整投資計劃和資金預算。

14.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建立“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重大項目庫,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省級政府投資重點支持項目庫內項目。積極對接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的領域,圍繞易地扶貧搬遷、重大水利工程和災後水利薄弱環節、現代農業、創新能力、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等,充實和完善項目庫,力爭更多項目列入國家計劃,補齊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繼續安排部分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重大項目謀劃和前期工作。

15.組織實施現代綜合通道建設工程。

全面推進鐵路、公路、航道、航空、水利、電網、油氣管線、信息網絡、商務平臺建設,著力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源體系、水利保障體系、網絡信息體系和物流體系。開工建設安九鐵路、池黃高鐵、蕪宣機場等項目,加快推進引江濟淮、商合杭、合安高鐵、合肥-六安成品油管道等項目建設,全面推進新能源、城鄉光纖網絡建設、交通物流樞紐工程、示範物流園區、電商平臺等項目。鼓勵財政性資金加大對國省幹線公路、城際鐵路、農村公路、農網改造、山區邊遠地區供氣管道等公益性突出的基礎設施領域支持力度。支持各級政府通過增加資本金、注入優質國有資産、上市公司股權、盤活存量土地資産等方式,提升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實力,增強融資能力。

16.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放寬落戶條件,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創業就業,鼓勵和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保護落戶農民依法取得的農村土地和集體資産權益。落實農民戶口變動與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資産收益分配權脫鉤政策,推進就業、住房、義務教育、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並軌。安排省對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財政轉移支付,向吸納轉移人口較多的地區和中小城鎮傾斜。省財政安排5億元專項資金,以借轉補、以獎代補方式扶持各地特色小鎮建設。

17.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自2017年2月1日起,除涉及國家秘密的項目外,項目審批、核準、備案以及所涉及的各類審批事項都必須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辦理。編制政府投資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和年度投資計劃。實行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承諾制。通過特許經營、股權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參與我省能源、交通、水利、農業、林業、環境保護、重大市政工程等領域投資和運營管理。鼓勵符合條件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推行資産證券化。鼓勵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企業發行項目收益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發行永續債券。

18.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對符合條件的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項目庫的重大項目,按程序從省預留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安排。對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可跨市調劑補充耕地指標,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對用地需求面積較大或分期建設的工業項目,允許按照“一次規劃、分期供地”的要求,預留發展用地。在符合相關規劃前提下,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旅遊、文化創意、科技研發、健康養老、“互聯網+”等新産業新業態的,5年內可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

四、優化開放發展環境,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19.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支持各地在法定權限內,制定金融服務、公共服務平臺、綜合環境保障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支持外資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開發區等平臺承接産業轉移。辦好第十屆中國中部博覽會暨國際徽商大會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展會品牌,鞏固放大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開放的中國:錦繡安徽迎客天下”活動,以及與央企、民企、外企合作成果,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有關國家特別是德國、美國、法國、俄羅斯、新加坡等項目與産能合作。

20.支持外貿優進優出。 2017年,對列入省重點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産品目錄但未享受國家補貼的先進技術、設備及産品進口,每美元給予0.02元獎勵,單個企業最高300萬元。支持推進科工農貿一體化,完善貿易政策與産業政策、創新政策協同機制,培育一批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國際化示範發展基地,壯大一批高附加值的加工貿易企業。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産品認證、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境外展會等。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對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實行中小企業出口信用險保費及開拓國際市場補貼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平臺和綜合保稅物流中心、進口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等加工貿易平臺建設。完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通關便利化建設。

21.推動“走出去”健康發展。完善“走出去”信息和政策服務體系。支持省內優勢産業、技術標準、成套設備和勞務 “走出去”,對企業開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以及對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給予補助。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企業投保境外投資保險、對外承包工程出口信貸及特定合同保險的保費給予補助。

五、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22.繼續深化簡政放權。優化完善政府權責清單制度,進一步精簡政府權力事項,全面推行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仲介服務清單。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到2017年底,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深化“先照後證”“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積極推進“多證合一”登記改革,推進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將56項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壓減到34項,保留的報建審批事項,原則上由同一個內設機構承辦,限時辦結。

2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要突破口,推動省屬企業市場化兼併重組。建立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佔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等多種形式的股權激勵。省財政對省屬企業 (不含中央下放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費用補助50%。

24.深化財稅改革。推動財政支出優化整合,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繼續紮實推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和資源稅改革。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推進理順徵管職責劃分、創新納稅服務機制、轉變徵收管理方式、優化稅務組織體系、構建稅收共治格局等重點改革。

25.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嚴格實行用水定額管理。深化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態補償和大別山區跨界水環境生態補償。探索建立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與信貸聯動機制。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專業化秸稈儲運機構,開展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專項整治和燃煤鍋爐改造。全面推行河長制。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26.堅決打好脫貧攻堅年度戰役。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 2017年,實現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拓寬貧困地區農村學生就讀重點高校升學渠道,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全覆蓋。支持貧困地區孩子上學條件的改善。實施技能脫貧培訓計劃和退役士兵技能轉換行動,對貧困勞動者實施免費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實行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政策,支持各地在落實全省統一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綜合醫療保障待遇,對貧困戶慢性病門診醫療實施救助。

27.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5%以上,重點用於民生支出。深入實施33項民生工程,推動工程類項目按工程計劃推進、補助類項目按時足額發放。

28.大力促進和穩定就業。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給予不超過企業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50%的穩定就業崗位補貼。全面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適當提高擔保貸款額度。 2017年,勞動者參加就業技能轉崗培訓,給予200-1300元培訓補貼;企業新錄用人員並與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進行上崗前技能培訓的,由當地政府給予不低於人均800元補貼;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職工培訓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分別給予相應補貼。

七、加強風險防範,及時化解風險隱患

29.積極防範政府債務風險。支持將短期債務置換成長期債務、高息債務置換成低息債務,到2018年實現政府存量債務全置換。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市、縣(區)政府性債務風險,風險預警結果與下年新增債券資金分配挂鉤,對被風險預警和風險提示的市縣分別按10%和5%扣減新增債券分配額度。建立健全債務風險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30.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重點關注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與理財、投資管理、不良貸款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非法集資風險、P2P等合作業務以及高代償率的機構風險。加大不良資産重組和盤活效率,增加政策性擔保體系流動性。支持地方各類金融機構加大不良資産核銷和處置力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監管部門責任,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分類制定風險預案,妥善處置風險案件,維護金融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把“兩學一做”成果融入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來,把所有心思用在謀發展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幹事業上,永不鬆勁、永不滿足,有針對性地出實招、使硬招、謀新招,以扎紮實實的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營造保護創新、崇尚創造、鼓勵幹事的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實化細化、落細落小各項決策部署,明確責任主體,以責促行、以責問效,堅定不移地以責任到位促進工作到位。省政府將建立全省經濟運行調度、通報、考核機制,省政府督查室要加強跟蹤督查,審計、監察部門要強化審計監督和行政問責,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要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3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