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實施首次“零窗口”發射

2017-04-21 08: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南文昌4月20日電(張曉霞、李國利、王玉磊)4月20日19時51分許,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也標誌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零窗口”發射成功。

根據計劃,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後,將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和推進劑補加。長征七號遙二火箭起飛時間每提前或推遲一秒,都會增加自動交會對接的難度和風險。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介紹説,為提高飛船入軌精度,文昌航天發射場瞄準“零窗口”發射,讓火箭準時點火升空,確保天舟準時準點入軌。

發射窗口指的是適合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時間範圍。所謂“零窗口”發射,是指在發射窗口時間內,緊貼窗口上沿即最優時間實施發射。2016年,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的長征七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都沒有採取“零窗口”發射。

為了確保“零窗口”準時成功發射,文昌航天發射場將質量管理延伸到任務“上線”。今年年初,他們派遣30余名骨幹參加火箭出廠測試,準確掌握産品研製和質量情況,提高任務期間測試操作水平;立足任務特點,組織識別出56項技術狀態變化,逐一制定對策措施;識別系統級風險35項,制定150余條風險預防措施、近120條監控措施,形成了一整套涵蓋人員、産品、設備的安全管理體系。

特別是針對發射前6分鐘可能出現的各種典型故障,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相應系統針對每一種故障模式寫清故障判據、明確指揮協同口令、制定應急處置措施。“僅6分鐘的流程,我們足足討論了6個小時,就是希望用萬全之策確保萬無一失。”文昌航天發射場天舟一號任務01號指揮員王光義説。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期間,正值海南島氣候由乾季向雨季轉換,午後強對流、雷暴等危險天氣愈發頻繁。發射場氣象系統根據海南近40年來的氣象資料和自主建設收集的海南地區10年氣象數據,針對雷電、淺層風、高空風等影響發射的重要天氣因素,進行專題技術研究和氣候背景特徵分析,實施場區精細化預報,短時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能夠提前1小時準確預報,為“零窗口”發射提供可靠的氣象條件支持。

4月20日晚,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在長征七號的托舉下,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副指揮長王經中説:“發射場測發、測控、通信、氣象、勤務保障等系統,對設施設備的可靠性穩定性、任務軟體的健壯性適應性、狀態設置的科學性正確性、系統接口的協調性匹配性、操作規程的正確性適用性等進行專項復查,這些都極大提高了發射場的可靠性和整體發射能力,為‘零窗口’成功發射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座綠色生態環保、完全對外開放的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未來,我國的探月工程三期飛行器、現代化空間站等都將從這裡發射升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