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飛控中心創新型號制度高效備戰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

2017-04-21 10: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姜寧、祁登峰)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20日晚順利升空。作為這次任務的飛控“神經中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創新型號制度,開始高效備戰即將到來的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

天舟一號任務總調度賀勇介紹,這次型號制度創新的成果,已經在天舟一號任務準備中得到很好的應用,聯調備戰的效能大大提升。

今年,中心將連續執行天舟一號和嫦娥五號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嫦娥四號、空間站工程等大型航天任務的準備工作,多任務並行推進已成為常態。

2016年12月,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完成後不久,中心大膽改革型號制度,在任務型號團隊中推行管理瘦身、軟體獨立和操控集成。他們精簡型號團隊人員,進一步減少管理層級,明確崗位職能;成立全新的軟體支持團隊,集中研發面向操控人員的軟體平臺;組建任務操控團隊,設立操控主任和操控工程師,實現專業化軟體操作和流程控制。

新團隊的組建徹底改變了中心以往軟體平臺“誰開發誰操控”的現象,實現了軟體開發與任務操控的分離,大大提高了軟體設計開發和任務聯調演練的效率。

注入崗位負責人陳俊剛對這次型號制度創新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説,與其它航天任務相比,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工程的數據注入流程非常複雜,産品化實現非常困難。為攻克“數據注入面向操控人員”這一難關,他們連續奮戰兩個多月,成功研發出注入數據生成驗證操作平臺。平臺利用友好的操作界面,大大提升了數據注入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注入數據生成驗證操作平臺讓我們清楚看到了軟體獨立和操控集成帶來的效率提升。”天舟一號任務操控主任胡國林説。

對型號制度創新有著同樣深刻感受的還有中心軟體團隊軟體系統設計師郭崗。他説,“軟體獨立”讓他們可以將更加先進的理念、更加充足的時間、更加專注的目光聚焦在軟體設計和用戶體驗上。

談起這次型號制度創新,中心主任李劍説:“型號制度改革是我們瞄準建設世界一流飛控中心目標創新發展的第一步。面對未來重大航天任務高密度發射和常態化航天器運管需求,飛控人必須打破傳統思維,依靠創新實現超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