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金融機構要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金融安全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三

2017-05-04 21:2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 李延霞)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第一項就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體系,推進金融業公司治理改革,強化審慎合規經營理念,推動金融機構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

金融機構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這一要求很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風險管理是金融業經營的永恒主題。經過多年改革發展,我國金融業的實力大大增強,但一些金融機構的風險防範意識和公司治理水平還存在不足。在追求利潤的衝動下,一些機構偏離了守住風險的底線,激進經營,偏離主業,利用監管真空進行資金錯配、加杠桿,有的通過表外、通道等方式規避監管,進入國家限制的領域,滋生了資産泡沫。

“打鐵還需自身硬”,金融機構做好自身的事情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不能讓本應是風險管控責任主體的金融機構成為風險之源。

要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金融機構必須加強自身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當前一些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還不完善,尤其是一些新興的金融機構在風險意識、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欠缺,經營行為上忽視金融業發展的規律,忽視潛在風險。完善公司治理,尤其要從源頭上入手,對股東準入、股東行為進行有效監管。

要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金融機構必須加快經營模式、經營理念的轉變。在金融業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轉型、創新成為行業趨勢,但無論怎樣創新,都要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核心。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證明,過分熱衷於金融衍生品的經營,不僅無益於金融業的自身發展,也會給實體經濟帶來傷害。當前,小微、三農等薄弱領域仍有很多金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金融機構應把用來加杠桿、做通道、避監管的心思,多花在通過産品和技術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普通百姓上。

要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不僅需要金融機構的自律,外部的有效監管也必不可少。一些金融機構打監管的“擦邊球”,造成了風險隱患的積累。提高監管的反應速度和效率非常重要。監管部門要更加主動地防控金融風險,不能被動地跟在市場後面,要通過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讓風險防控做到耳聰目明。

值得欣慰的是,各部門採取的一系列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部分金融機構開始自我調整。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同業和理財業務規模增速放緩,理財資金投向非標資産的比重也有所下降。

在當前整頓金融秩序的關鍵時期,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審視自身,在公司治理、經營理念、業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度變革,把穩健審慎經營的理念根植行業,正本清源、回歸主業,以簡單透明的産品和高效的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