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自貿試驗區運行一月,帶來哪些效應

2017-05-10 17: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瀋陽5月10日電(記者 石慶偉 羅捷 趙洪南 白涌泉)當東北經濟整體重拾向上態勢之際,5月10日,遼寧自貿試驗區掛牌迎來滿月。

遼寧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自貿試驗區帶來了開放、改革、創新等三大效應,正帶動老工業基地提升整體競爭力,打造振興新引擎。

開放效應——融入世界的新龍頭

“自貿試驗區為我們加速佈局‘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撐,撬動千億規模的銅精深加工産業不是夢。” 瀋陽聯立銅業公司董事長李連立信心滿滿。一個月前,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掛牌當日,他們就搶灘進駐。

接軌國際通行規則,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為老工業基地的實體經濟注入新動力。李連立率領海內外團隊,緊鑼密鼓推進在哈薩克斯坦佈局的銅業開發項目,總投資達8億美元;瀋陽基地的200余噸貴金屬和精密銅産能,也加速釋放。

沿著遼東半島中軸線,遼寧自貿試驗區在大連、營口、瀋陽分設三個片區,總面積119.89平方公里,圍繞形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構建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等任務,試驗重點各有側重。

“做出口貿易,最操心的是每批貨物都要辦一次報關手續,自貿試驗區的便利化通關,讓我們業務量迅速擴大。”遼寧東盛集團總裁文博説。綜合保稅功能也在增強。在營口片區,2.047平方公里的綜合保稅區從無到有開始建設;在瀋陽片區,綜合保稅區新地塊也獲得批復,力爭一年內封關運行。

離岸貿易、保稅展示交易、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一系列開放舉措,推動老工業基地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讓遼寧自貿試驗區成為融入世界經濟的新龍頭,促進了東北亞和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連接。

隨著海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投資要過山海關”的新潮正在形成。截至5月8日,遼寧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新註冊企業2350戶、註冊資本265.97億元,涵蓋裝備製造、跨境經貿、金融物流、科技創新等諸多領域,服務大廳人氣一度爆棚。

改革效應------重塑動能的發動機

“精密銅裝備産品為新能源汽車、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産業所急需,附加值很高,但流動資金需求太大。”讓聯立銅業掌門人李連立最憂心的是融資難題。

“我們的一大任務就是要推進産業金融,解決企業的資金支持問題。”瀋陽片區政策法規負責人張世成説。遼寧自貿試驗區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為目標,向有志於提升裝備製造業的企業家們拋出橄欖枝。銀行、風投等融資服務機構和平臺,也陸續向遼寧自貿試驗區集結。

遼寧省商務廳廳長宋彥麟説,新一輪東北振興需要體制機制改革,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突破口,將以開放促改革,為老工業基地塑造新動能,全面激活內生動力。

遼寧自貿試驗區勇於破解老工業基地振興難點,釋放改革紅利。

瀋陽片區先期出臺105項政策清單,實施“重點企業專項扶持”等改革舉措。今年新增企業要超過5000家,營商環境改善取得突破性進展。

大連片區加強商事制度改革,除了全面推進“一址多照”、放寬“一照多址”,還支持開展企業集群登記試點。

營口片區克服建設起步晚、底子薄的短板,加強功能性設施和平臺建設,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大宗商品貿易等領域的開放改革。

“自貿試驗區能為國企改革做什麼,國企通過自貿試驗區這個平臺能做什麼,是我們特別注重的一大課題。”瀋陽市發改委總經濟師倪慶東説。據了解,瀋陽機床等一批重點裝備企業,正在推進經營格局重組、去債務杠桿、卸歷史負擔等系列重大結構性改革,脫胎換骨。

創新效應-----勇闖發展新路徑

自貿試驗區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創新高地。面對信心倍增的海內外投資者,遼寧相關政府部門不斷實踐著,勇闖發展新路。

遼寧自貿試驗區結合自身特點,聚焦老工業基地振興目標,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為全面振興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通過對財稅、金融、外匯、貿易等方面改革,創造更多紅利。

大連片區涵蓋了金普新區、保稅區、保稅港區等多個開發園區。在航運、物流、貿易、金融等領域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發揮自貿試驗區輻射聯動效應,提升産業能級,強化主導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海關部門率先在監管場所內開展鐵礦石期貨保稅交割業務。

瀋陽片區依託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政策疊加優勢,創新試驗探索。協同推進中德裝備園等工業、金融功能區的改革,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推進多種形式的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促進國際、國內資源要素雙向開放流動。

“自由貿易試驗要承擔創新試驗任務,而不是為一地謀優惠政策。”遼寧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要通過制度創新,特別是發揮對標國際、先行先試優勢,優化政府服務,打造開放創新的高地,建立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營商環境,在優化結構和轉換動能等方面有新突破。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