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
舉行發佈會

2017-05-11 13:47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負責人介紹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並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中國網 宗超 攝

主持人 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中國銀行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的資金融通,並對相關的項目提供了大量銀行服務,這方面的情況大家很關注。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銀行業支持或參與“一帶一路”的舉措和成效,並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提問。

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丁向群女士,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先生,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先生,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先生。

下面我們先請潘會長作介紹。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潘光偉感謝胡局長。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見面。首先感謝媒體朋友們一直以來對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給予的支持和關心。按照今天發佈會安排,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情況,隨後再請記者朋友們提問。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目標是共同發展,理念是合作共贏。資金融通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五通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優勢,向620家中外銀行會員單位發出了《中國銀行業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書》,引領銀行業從優化海外佈局、促進産融結合、強化金融合作等方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相關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座的四家銀行是其中的代表,發揮了表率作用。

第一,加強規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實際,積極研究制定“一帶一路”建設的規劃和實施意見,並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制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主動設點、走線、聯網、佈局,完善跨境金融服務。截至2016年末,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機構,其中包括18家子行、35家分行、9家代表處。中國銀行業協會也在積極籌建設立倫敦代表處,牽頭籌建的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即將成立。“一帶一路”倡導共商、共建、共享機制,在中資機構“走出去”的同時,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銀行機構也在不斷進入中國市場。截至2016年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已有20個國家的54家商業銀行在華設立了6家子行、1家財務公司、20家分行以及40家代表處。

第二,提升跨境融資能力。中資銀行制定多項信貸政策及措施,通過銀團貸款、産業基金、對外承包工程貸款、互惠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一大批標誌性工程相繼開工,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涵蓋公路、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多個領域。僅2016年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簽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就達1260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這些項目的承接和實施都離不開銀行的資金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充分利用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貸款餘額已達2000億美元,開行的國際業務規模在國際開發性金融機構名列前茅;中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底授信支持1000億美元,跟進境外重大項目420個;工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儲備412個項目,總投資金額3372億美元;建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儲備了180多個“走出去”重大項目,信貸規模900億美元;一些股份制銀行也在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如中信銀行儲備“一帶一路”項目超過300個。

第三,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中資銀行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為中外資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一是配套服務。為“走出去”企業跨境貿易提供結算、清算、匯兌等便利性支持,為跨境投資提供財務顧問、並購搭橋、股權融資等投行服務。

二是撮合交易。中資銀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境外分支機構信息渠道優勢,中資銀行在海外的分支機構,佈局的時間長,覆蓋面廣,同時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過跨境投資洽談會的形式,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技術、有品牌的中小企業“請進來”。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很多,中小企業有技術、有品牌,但缺少市場,中資銀行發揮作用,把他們“請進來”。幫助企業尋找市場空間,實現全球資源、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的互聯互通。

如去年五月,我在陜西工作期間,參與見證了中行在陜西舉辦的中小企業跨境投資洽談會。投資洽談會的主題是“跨境撮合新平臺、助力中小新發展”,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家境外企業以及陜西省內近500家中小企業現場參會,先是在線上,有合作意向的再請到陜西西安。我記得那天有六百家企業坐在長桌面前談融資需求、談合作意向,中國銀行提供融通資金服務,還有小語種的翻譯服務,仿佛最早時期銀行家坐長板凳交易經營的景象,是銀行業不忘初心、支持中小、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

三是管控風險。幫助客戶合理地評估風險,為客戶提供套期保值、掉期等衍生工具有效對衝風險。企業怎樣規避匯率利率市場風險的波動,我們銀行利用豐富的風險管控經驗,幫助銀行套保,掉期,有效對衝風險。中資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斷打造開放合作和綠色金融的發展模式,也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化、專業化水平和全球市場競爭力。

未來,中國銀行業將堅持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繼續打造“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方面的主幹線、主渠道、主動脈,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再上新臺階。

我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潘會長熱情洋溢的介紹,下面我們請國家開發銀行的丁行長作介紹。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丁向群。中國網 宗超 攝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丁向群大家好,非常高興向各位媒體朋友介紹國家開發銀行。開行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開發性金融機構。開行以堅持市場化運作、保本微利的開發性金融模式,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是中國中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主力銀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開行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6年底,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過1600億美元,餘額超過1100億美元,重點支持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能合作、能源資源、社會民生等領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希望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和支持開行,謝謝!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丁行長,下面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先生作介紹。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 孫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中國進出口銀行是國家政策性銀行,1994年成立以來,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為推動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國際經濟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機構,我們已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了數千個項目,有效地促進了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改善。“一帶一路”建設與進出口銀行的職責非常吻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進出口銀行支持“一帶一路”項目1200多個,簽約金額超過7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未來我們將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進出口銀行各項業務優勢,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做出新的貢獻。謝謝!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孫行長,下面請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先生作介紹。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張紅力各位新聞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大銀行,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促進“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方面,工商銀行是全面支持、深度參與的,目前已累計支持“一帶一路”沿線項目212個,承貸金額674億美元,同時還擁有3372億美元的項目儲備。工商銀行將堅持開拓創新、紮實踐行,為“一帶一路”提供長期、可持續的綜合化金融支持,成為中外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金融合作夥伴。謝謝大家。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張行長,下面請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先生發言。


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國銀行副行長 許羅德各位媒體朋友,中國銀行向大家問好。中行有百年的歷史,特色主要是國際化、多元化。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國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我們把它叫做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我們跟進的“一帶一路”的大型項目有460個,提供的授信支持是680億美元。我們算了一下,由此撬動的投資超過了4000億美元。中國銀行在“一帶一路”中有幾個首創:第一,首創“一帶一路”的主題債券,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債券發行3次,一共發行了76億美元。第二,首創了“一帶一路”高級金融研修班,通過非官方渠道為一些國家做培訓。第三,首創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就是剛才潘會長講的。第四,首創“一帶一路”人民幣匯率指數。當然還有很多工作,我簡要概括一下。

未來我們要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我們自身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提升和發展。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許行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按照慣例説明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國新辦就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舉行發佈會。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注意到今天除了潘會長,還有國開行這樣的開發性金融機構,還有進出口行這樣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兩家大型商業銀行。我的問題是,在服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各自的優勢在哪?你們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會不會有一些競爭和相互的合作?謝謝。

潘光偉非常感謝你這個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一帶一路”涉及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量比較大。“一帶一路”沿線整個投資的主體有“三多三少”的現象。一是中國的金融機構參與較多,但國際性的金融機構包括開發性金融機構參與較少。二是政策性銀行向縱深發展,但商業銀行的積極性有待提高。三是傳統金融産品比較豐富,但創新型的金融産品比較少。因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所以需要構建一個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國際性開發機構組成的多元的、開放式的金融服務體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功能定位不一樣,在支持“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要發揮其各自的優勢、特點、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補、優勢特色明顯的開放性金融支持保障體系,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長期的、市場化的、互利多贏的金融保障支持。

開發性金融機構有獨特的優勢,因為開發性金融機構貸款期限長,開發銀行在支持境內外的“兩基一支”的建設上發揮了獨到的作用,而且是保本微利,不需要政府的補貼。國開行這些年包括在“一帶一路”沿線這些國家投資的項目總體來説情況都是比較好的,不良率也比較低。再有,國開行的資金是政策性、開發性的資金,具有先導和示範作用,也有人才技術優勢。國開行可以帶動其他資金和民營資本跟進,這是國開行的優勢。

商業銀行的優勢可以利用籌集資金渠道多元,可以吸收存款,可以發行專項的理財計劃,也可以向全球發行債券。剛才許行長介紹了,中行發行的“一帶一路”專項債吸引了國際資本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商業銀行在當地經營時間長。中行作為百年老店,本身有機構,網點覆蓋的優勢,風控的技術比較強,它和開發性銀行是各具特色、綜合互補的角色。在今後“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還需要調動各種資源,開展新型的國際投融資模式,吸引國際資本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我們今後需要繼續加強同國際上的多邊、雙邊開發性金融機構,像世行、亞開行增強聯動,同時更好地發揮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的作用。

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們注重跟國際上的金融中心聯絡,跟香港金管局多年來一直保持很好的合作關係。我們每年有四季培訓班在香港金管局或者港交所舉辦。同時我們也把香港的銀行家請到內地來舉辦經濟金融研修班,向他們介紹“一帶一路”的願景和構想。去年在銀監會和陜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銀行業協會還舉辦了香港銀行家在西安的“一帶一路”的研討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我了解,香港在金管局專門設置了“一帶一路”推進辦公室。

今年年底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計劃在倫敦設置代表處,做好溝通、協調和各種信息的共享工作,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銀行業協會和瑞士銀行協會每年舉辦“中瑞金融圓桌論壇”,前不久瑞士經濟部長阿曼帶著瑞士的銀行家來中國,還商定今年的“中瑞金融圓桌論壇”主題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有金融科技的應用。

丁向群正如剛才潘會長所説的,開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及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各類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是各具特色、功能互補的關係。剛才您問到開行在“一帶一路”當中有什麼優勢,潘會長剛才也簡要講了一下,我再作一個補充。開行的優勢一是我們長期致力於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重大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和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都建立了密切的聯絡,這樣便於做好政策的對接。

二是開行以國家信用為依託,能夠籌集到長期、穩定的金融資金,能夠匹配“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大額長期資金需求。

三是開行作為開發性金融,是以市場化方式來運作,在過程當中,我們遵循國際的慣例和市場規則,在項目中注重風險可控和財務可持續。

四是保本微利,不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樣便於降低項目的融資成本。

五是開行還有一個特點是規劃先行,推動和所在國的規劃合作,能夠為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融智支持。

六是開行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營租賃等專業化子公司,能夠為“一帶一路”提供專業化的綜合金融服務。

七是通過先期搭建完善的市場制度環境和信用機構,能夠起到引導商業資金和其他各類社會資金後續持續進入,在“一帶一路”實踐中,開行具有獨特的優勢,運用這個優勢,我們支持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和境外合作園區的建設,包括設立中國-東盟的基礎設施、中哈産能合作等專項貸款集中支持特定區域和行業的重點項目;發起設立上合組織銀聯體和東盟國家銀聯體等多邊金融合作機制,共同支持區域類的項目建設;發起設立了中國-阿聯酋基金等六支“一帶一路”建設的股權投資基金,給項目提供直接的投資支持。

另外,加大交流培訓,這也是開行特色,與沿線國家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我們舉辦了200多次的國際培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4000人次參加了交流培訓。開行還設立了獎學金,累計資助18個沿線國家留學生147人次來華學習。

總之,開行還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繼續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謝謝。

孫平“一帶一路”建設的一些項目都是投資期限長、商業回報低,社會意義大於經濟利益,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參與到裏面。政策性金融特別是進出口銀行的“兩優”貸款一旦進入以後,開發性的金融也願意進來,商業性的金融自然也可以進來,這樣可以起到風險分擔的作用。所以,我們之間的業務互補性特別強。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合作,最近我們在埃及等國家跟開行和其他商業銀行都有了良好的合作,優勢互補,現在我們合作得很順利。謝謝。

張紅力我同意潘會長和剛才兩位行長的介紹,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首先是合作的關係。其實工商銀行與工農中建交、開行、口行在“走出去”當中各方面都有廣泛的合作,其實我們的合作不局限于國內的銀行,跟國際上的金融機構合作也非常多。例如我們最近做的莫桑比克的項目,這個項目我們和韓國、法國、意大利的銀行和信用保險公司以及數十家國際上的銀行來進行合作,我們之間的關係首先是合作的關係,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我覺得“一帶一路”更多的是代表國際上的合作理念,這種理念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合作的態度,這種合作的哲學代表著整個“一帶一路”的精神,工商銀行在工作當中也踐行著這種精神。

工商銀行支持“走出去”,有什麼自己的特色呢?第一,因為我們公司客戶大概500多萬,所以我們客戶基礎比較多,對客戶比較了解,這是我們的一大強項。第二,整個國際網絡在40多個國家,很多地區,上萬人在海外工作,所以我們對當地的市場非常了解。第三,工行抱著合作的態度,不僅僅是其他的金融機構,律師、會計師、環保顧問等多方面都有合作,使我們對當地的市場的風險評估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第四,工商銀行整個金融産品的提供是非常全面的,是系統、綜合的。第五,我們這些年建立的專業的團隊和我們整個工作的流程,使我們在“走出去”過程當中,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的項目當中能更好地把控風險。因為畢竟工商銀行是商業銀行,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融資能夠帶來好的回報。

許羅德實際上今天發佈會的安排就體現了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關係,今天是“1+4”,銀行業協會加四家銀行,一家政策性銀行,一家開發性銀行,兩家商業銀行,説明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並重,這是我的一個感想。

中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確實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特色,我前面説的中國銀行兩個特色,一個是國際化,一個是多元化。因為中國銀行的國際化起步比較早,90年前就開始“走出去”了,確實有很多的積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我們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為了服務“一帶一路”,我們一方面加大了機構的設置力度,到現在已經在全球51個國家設立了600多家海外機構。同時,我們加大了和同業的代理合作,現在有1600多家代理行,覆蓋了179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現在加快了支付清算系統的建設,特別是人民幣清算系統,能夠實現7×24小時全球人民幣的清算。2016年,中行的跨境人民幣清算量達到312萬億,這是發揮我們的國際化優勢。

二是中國銀行多元化的優勢。中國銀行擁有商行、投行、基金、證券、保險、租賃,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為了“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優勢,通過授信撬動更多投資;通過投行帶動企業兼併和收購;通過境內外債券的發行,使資金向“一帶一路”沿線集聚;通過投資諮詢、利率匯率的管理,包括保險的保障為企業的“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銀行充分發揮這個優勢和特色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


國新辦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舉措成效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宗超 攝

紐約時報記者我想問一下,中國現在一方面對資本外流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另一方面又為了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支持在有關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融資的項目,你們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形成平衡,如果確實已經形成了平衡的話,你們的重點,是不是貸款都提供給“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因為你們在提到具體項目當中都是包括了像馬來西亞和印尼這種海上的國家,而沒有在中亞的國家。

潘光偉非常感謝你的問題,你的問題非常有針對性,問得很好。我想我們已經基本上做到兩方面的平衡:一方面平衡了限制資本外流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另一方面,我們在陸路和海路的建設基本上也做到了平衡。

先説第一方面的平衡。我們最近出臺的相關監管政策,目的是限制一些投機性的境外投資,比如説炒房地産或者風險度較大的並購或海外投資,但是我們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投資並沒有限制,打開的窗戶不會關上。

再説第二方面的平衡。剛才我們幾位行長介紹的是“海上絲綢之路”投資情況,一會幾位行長還會介紹在陸上沿線國家投資的有關情況。

孫平進出口銀行在境外的貸款,目前來講還是比較均衡,因為我們在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規劃和計劃,都是按照規劃、計劃來進行的。目前為止進出口銀行支持的一些項目沒有因為資本管制影響對外放款。

張紅力首先工行“一帶一路”項目在外匯使用方面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一切都在正常進行當中。第二,你説的海上和陸上的問題,全球的GDP大概80%集中在沿海區域,所以海上絲綢之路的貸款量超過陸上是一種正常現象。對於工商銀行來講,其實我們陸上整個資金支持是高於20%比例的,具體的項目我下面可以給你提供。

許羅德我補充一下,首先我給大家説一個數。到現在為止,中國銀行400多個“一帶一路”項目授信是680億美元,到年底,中國銀行“一帶一路”的授信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這説明信貸增長還是比較快的,對正常的、有資金需求的項目,我覺得影響很小。

在中亞,實際上中國銀行還是有不少項目的,在整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只要有合理的市場需求,我們都應該是全力支持的。謝謝。

人民網記者我們知道,理論上,中國的投資可以擴大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但是據説中國的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的政策性貸款有一些附加條件,相關項目必須由中國企業或者勞動力來實施,不知道這一情況是否屬實?謝謝。

潘光偉非常感謝您的問題。剛才有的行長也介紹了,“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普遍較長,資金回收週期更長,部分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因此,對“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我們要區別對待,進行有效篩選、合理評估,分類施策。對一些政策性項目,需要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按照國際慣例,該托底的要托底,該貼息的要貼息。但是,根據權責一致、利益對等的原則,該增加附加性條款的也有附加性的條款,這也是國際上的慣例。對於商業性的項目,要按照市場化、可持續的原則,確保以互利共贏和項目自償的原則運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項目進行授信、盡調和融資,我希望銀行業金融機構走的越長、越穩、越遠越好。

孫平首先,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作為官方出口信用機構,進出口銀行支持的項目原則上由中國企業來進行實施,這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此外,我們也有其他的做法,比如由中國企業和當地企業共同組成一個聯營體,也有的中國企業把項目拿到後分包給當地企業。

關於勞動力的問題,這個是沒有限制的。應該説勞動力的使用是一種企業行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進出口銀行所支持的項目主要的勞動力都來源於當地,我們可以到項目現場去看一看,你看到除了少數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是中國人外,大部分都是當地人。所以進出口銀行支持的項目也有效地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問題。

丁向群在開行提供的國際合作貸款當中,確實有不少項目是由中國企業進行工程承包的,由中國企業進行工程承包完全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因為中國企業在施工技術、工程質量、勞動力、建設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而且也更能滿足建設方和融資方對於項目按期完工、控製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但是,這不是開行貸款的必要條件,開行對此完全持開放的態度。至於您剛才談到的中國投資理論上應該擴大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確實是這樣,我們很多的國際合作項目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民生的改善。

我舉一個例子,開行支持的印尼年産30萬噸鎳鐵冶煉項目,開行提供了3.84億美元貸款,2015年4月,項目順利建成投産,開行又為後續項目以及配套電廠提供了融資支持。截至今年4月,項目為當地創造了1.1萬人的就業機會,另外為當地貢獻稅收超過1.1億美元,並帶動當地出口超過1.3億美元。如果媒體朋友有興趣,可以跟蹤一下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項目,這樣由中國企業支持的、當地的政府和百姓有極大的獲得感和受到極大歡迎的項目確實非常多。謝謝。

主持人 胡凱紅中國的投資擴大當地居民就業不是理論上,是實實在在的。

潘光偉中國銀行業走出去的分支機構都雇傭了當地大量的員工,而且有的還被東道國評為最佳僱主。

路透社記者我的問題是問給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的,首先,有經濟學家説現在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向一些國家提供的貸款,實際上加劇了對這些國家的債務負擔,對這種説法您怎樣回應?第二,你們發放的貸款剛才説的餘額是2000億美元,在這些貸款當中,它們主要是通過優惠貸款還是政策性貸款。第三,你們有沒有預估過,在發放的貸款當中,有多少比例的貸款在未來幾年當中有可能會成為不良資産?

丁向群一直以來,開行秉持開發性金融理念,發揮開發性金融的獨特優勢,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促進了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關於您剛才談的,我們也注意到了,有媒體提出,貸款是不是加重了部分項目所在國的債務負擔,我認為這個説法是有失偏頗的。首先,從開行的角度看,開行的貸款十分注重項目的自償性,主要是以項目自身産生的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所以並未增加項目所在國財政負擔。剛才我介紹了開行的經營原則和經營模式,是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規則來進行運作,我們在自主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是選擇能夠産生經濟效益,並且在經濟上具有可行性的項目。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項目都産生了良好的現金流,還本付息正常。

其次,對少數主權類客戶的貸款,開行對合作國的財政狀況和主權信用等級等方面是有嚴格要求的,對這些國家的授信額度以及貸款集中度等有著嚴格的限制,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把住債務風險。另外,對於一些重債窮國的貸款,都是在IMF控制的貸款額度之內,包括貸款利率、貸款期限等貸款條件也與IMF的要求一致。

關於債務問題,我還想説一點,我覺得這個需要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由於儲蓄、外匯存在的“雙缺口”問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起步階段都面臨著資金缺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貸款能夠彌補它的資金缺口,並且隨著貸款項目的建設完成,可以給當地帶來很好的效益,對當地改善民生、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是非常有有益的。

孫平對於剛才這位先生提的第一個問題,進出口銀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對於一些國家的債務,如果給他的貸款太多、負債太高,將來確實有債務怎麼可持續的問題,所以進出口銀行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國別風險管理體系,對每一個國家都設計了一個債務上限,當貸款接近上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握放款的節奏,認真評估每一個項目。但並不是説達到上限以後就不支持了。我們認為債務的可持續要建立在經濟的可持續上,如果你不幫它把經濟發展上來,那麼將來它的債務也是很難持續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對這些特殊國家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意義特別重大的項目、經濟效益特別好的項目,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當然,我們在風險防範方面也是採取了週全的措施。

回答你第三個問題,不良貸款的問題。應該説,我們在風險控制方面還是比較嚴格的,我們對防控不良貸款風險還是有信心的。

你講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貸款中的政策性和商業性比例問題,進出口銀行的貸款主要是政策性貸款,以“兩優”貸款等為主。同時我們還有一些自營性貸款,但這些貸款也都是配合政策性貸款、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去執行。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現在我們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還有大銀行投入到了“一帶一路”的金融服務當中。我想問,中國的銀行是計劃如何和他們展開有效的合作?謝謝。

潘光偉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銀行業服務中也是如此,“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國內外銀行業金融機構精誠合作、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有效利用全球資金,共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企業、居民提供金融服務。

剛才我也説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量很大,不僅僅需要加大投融資的合作,還涉及大量的配套金融服務,包括代理行關係,銀團貸款、資金結算和清算、項目貸款、賬戶管理、風險管理等,這些都要求中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作為行業自律組織,中國銀行業協會一直致力於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優勢,構建銀行業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溝通協調機制。中國銀行業協會有外資銀行委員會,包括17家外資銀行,還有銀團貸款委員會,包括78家會員單位。沒有任何一家機構和個體是完美的,但是通過中國銀行業協會這樣一個大平臺、大家庭,進一步增強了共商共建、互利共贏的機制。

剛才幾位行長也都介紹了各自的情況,再請中行、工行兩位行長補充補充你們跟境外的國際性金融機構或者和當地的金融機構加強合作的具體案例。

張紅力“一帶一路”確實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合作確實是銀行之間和金融機構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原則。舉個例子,最近我們在做約旦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跟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跟世界銀行的IFC,又跟世界銀行旗下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就是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一起來合作把這個項目做好。為什麼合作是大的原則,就像剛才記者朋友問的,因為有些方面的風險還是相當大的,怎麼樣通過多方位、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共同分析,使整個項目的風險能夠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在這方面,工商銀行始終堅持商業銀行的信貸原則來做,工商銀行整個“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項目風險控制非常好。同時,通過和國際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可以把整個資金更大地撬動起來。例如到一季度末,工商銀行通過籌備全球銀團,聯動其他的國際金融組織和金融機構一起來做,撬動了大約1200億美元的非本行資金投入到“一帶一路”項目當中去,有效地拓展了“一帶一路”當中外幣資金的融資渠道。

同時,工商銀行推出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境外人民幣融資、跨境人民幣租賃、境外人民幣債以及熊貓債承銷發行等産品,建立了橫跨了亞、歐、美的全球人民幣清算網絡,使在“一帶一路”當中的資金融通能夠比較暢通。謝謝。

許羅德我給大家講一個開發性金融加商業金融加信用保險的案例。讚比亞缺電,它們想要建一個燃煤電廠,電廠規模是2×30萬千瓦。那投資方首先要解決煤炭的問題,所以他通過開發金融的方式獲得了煤礦若干年的開採權。同時,中國銀行和一些商業機構為電廠和輸配電設備的建設提供融資,和工行、渣打、巴克萊一共六家銀行提供商業性融資,解決發電、配電、送電的資金來源。然後中國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供信用保險。這樣開發性金融加上商業金融加上出口信用保險,形成這樣的一個組合,就解決了讚比亞電廠的建設問題。所以這樣的合作方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是很重要的一種模式,我覺得可以不斷地複製、推廣。謝謝大家。

日本NHK記者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説,“一帶一路”有什麼作用?謝謝。

潘光偉非常感謝你這個問題,我覺得“一帶一路”建設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有積極促進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是一個自然的、漸進式的過程。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人民銀行,我們會把您的意見和建議也帶過去,可能由他們來回答更具權威性。

新華社記者我們都知道銀行業支持了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去”,但是一直缺乏一個宏觀上的了解,能不能請潘會長介紹一下我國銀行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支持企業儲備項目的整體情況。另外,在支持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銀行業又是怎樣和社會資本合作的?謝謝。

潘光偉非常感謝您的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彼此合作的潛力和空間比較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至於剛才你提到銀行業究竟儲備了多少項目,我們也在進一步地在調研、了解。

我們銀行業積極對接國家的重大項目,比如説,對接發改委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PPP項目,有來自央企和地方申報的項目44個。從地區分佈來看,已經覆蓋了五大洲,涉及25個國家;從項目內容看,覆蓋了清潔能源、交通運輸、信息化及環境保護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具體請在座的幾位行長介紹一下各自項目的儲備情況。

丁向群我先回答一下,“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我大體地跟您講一下,我們開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儲備的外匯項目500多個,融資總需求達3500億美元,資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産能合作、中資企業“走出去”、能源資源、社會民生等領域。對於這麼龐大的資金需求,資金來源很關鍵。開行是一家債券銀行,通過發債的方式可以籌集到長期、穩定的資金,這也是開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關於社會資本對“一帶一路”表現出興趣並主動參與,我們也注意到了,這説明“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開行也非常願意和各類社會資本加強相互協作,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謝謝。

許羅德資金來源是“一帶一路”的焦點問題,資金需求非常大。我和大家分享下中行在這方面的做法。因為傳統的資金來源就是客戶存款和同業拆借。但是現在在籌措“一帶一路”的資金方面,中行採取了很多新的渠道。

第一,我們幫助政府和企業籌措資金。幫助一些政府發行人民幣債券,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來。比如英國、匈牙利、波蘭政府發行人民幣債券,還有一些企業發債,都由中國銀行承銷的。2013年以來,中行累計在境外承銷各類債券折合人民幣9100多億元。

第二,中行自身籌集資金方面,也通過發債的方式,累計發行中長期債券191億美元。其中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債券發行了3次,共計76億美元。這樣的發債方式,把全球的資本和投資者吸引到“一帶一路”裏面來,把“一帶一路”這個概念點燃起來,讓大家重視這個事情,關注這個事情。

第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方面。近年來我們嘗試利用PPP的方式。最近我們和西非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基礎設施項目,就是通過PPP這種方式,進展的比較順利。我想未來PPP也會是“一帶一路”資金籌措的一種重要方式。

張紅力工行的項目,剛才儲備項目已經説過了,我們有400多個,大概3300多億美元,其實這麼多的項目,真正最後不會每個都做成功。因為整個項目進行當中會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也有很多的風險。但是這麼多項目確實比前幾年增加了很多。我們現在儲備的項目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單體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原來是幾千萬、幾個億的美元,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了10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項目,單體規模在擴大。第二,這些項目對當地經濟乃至對整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強。第三,我們這些項目參與方越來越多,原來單獨的是中資企業,現在有中資的,也有外資的,而且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僅是亞洲或當地,來自美國、來自歐洲都有參與。第四,我們的合作方越來越多、越來越廣,剛才我舉了我們跟很多歐洲的銀行、美國的銀行,跟其他一些地區的國際銀行合作的情況。第五,項目的執行能力和風險把控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然對我們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但我們有信心把這些事情做好。

鳳凰衛視記者想問一個關於風險的問題,剛剛各位行長都提到。問一下在最近幾年投融資的實踐當中,大家認為最大的風險在哪?現在一部分的風險敞口可以通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來覆蓋,想問一下還有什麼其他的手段可以來規避這些風險?謝謝。

潘光偉您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銀行業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既是發展機遇,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

風險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是信用風險,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項目期限比較長,投資需求量大,部分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傳統的商業銀行貸款期限都比較短,有的5-10年,所以存在著一定的期限錯配的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情況不太一致,有的企業履約還款的能力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有信用風險。

第二,是市場風險,主要是因為近年來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不一致,這樣,溢出效應比較明顯,國際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的動蕩、變動比較大,對銀行業管控市場風險能力提出了挑戰。

第三,是合規風險,隨著我國的銀行業“走出去”,可能面臨更多的是如何遵守國際監管規則和當地的法律法規。大家都知道,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監管機構對一些國際性的大銀行都開出了天價的罰單,所以對我們的銀行業來説,我們“走出去”更加要注重遵守當地和國際上相關的銀行監管法律法規,特別是反洗錢、反恐等方面的監管規定。

潘光偉但是我覺得,對風險要辨證看待,銀行業就是經營風險的行業。記得2003年銀監會成立,有的境外媒體預測,説中國的銀行業從技術上來看接近破産的邊緣,但經過這些年銀行業的改革開放,在監管部門的引領下,我們通過剝離不良,引進戰略投資者,公開上市、注入資本金等一系列的舉措,中國銀行業在跟風險賽跑的過程中,我們走贏了,我們的銀行業資産現在規模是232萬億元,今年銀行業的整體不良率是1.91%,比去年下降了0.02個百分點,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是1.74%。

我自己個人的看法,在應對風險方面,我們國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這麼幾個獨到的優勢。第一,我們有體制上的優勢,國家政府和監管部門可以建立一個相互協調的機制,可以整合各種資源。第二,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在同風險賽跑,在防範化解風險過程中成長壯大了,我們的體制或者銀行業內部管控機制不是僵化的,我們具有較好的矯正、糾錯機制。第三,這些年我們銀行業有非常好的內控、合規和風險管控的技術。像銀監會,在香港金管局的協作下,有一個非現場1104的監管系統,一個很好的監管系統,我們的風險管理技術有獨到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可以從過去的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我們先當學生,後當老師,我們是善於學習的。

上海證券報記者剛才也説到“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的社會效益是大於經濟效益的,但是工行和中行作為一個上市銀行、商業銀行來説,怎麼去平衡商業化運作和開發性金融,目前項目效益如何,或者是到過幾年之後才能體現效益?

張紅力我們項目的經濟效益是很好的。

許羅德我也同意張行長的意見,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也好,融資支持也好,應該是市場化的,是可持續發展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我們在整個項目中都在把握這個原則。謝謝。

孫平剛才講到的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問題,對於一些基礎設施類的項目,確實是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商業回報很低,這類項目商業銀行可能不願意參與。

潘光偉我最後説一句話,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支持,在監管部門的領導下,通過銀行業機構共同的努力,我們逐步建立了一個多元的、可持續的金融保障體系、銀行服務體系,為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引進更多的金融活水,澆灌“一帶一路”沿線實體經濟常青之樹。謝謝大家。

主持人 胡凱紅謝謝潘會長,謝謝四位行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