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公安以“數據型警務”為引領探索城市管理
新模式

2017-05-21 08: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5月21日電(記者 劉奕湛)“住在這個小區真的讓我感到很暖心。”家住貴陽市觀山湖區世紀城社區龍福苑小區的楊朝群説,小區內各項設施很齊全,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這裡的門禁。

楊超群告訴記者,去年安裝的這個“智慧門禁”,能夠清楚記錄進門情況。“我的心腦血管不好,轄區民警常常擔心我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楊超群説,之前,我出門去了外地,因為幾天沒有出入記錄,轄區民警以為我一直在家沒出來,擔心我出現什麼問題,就打來電話,詢問我現在是否在家、有無困難。

記者了解到,“智慧門禁”是一個依託物業數字化門禁基礎開發的系統,社區民警可以利用預警功能,對特定對象進行幫扶管控。

“針對空巢老人等重點幫扶人員設定‘123’預警規則,即‘1天未開門,啟動預警。2天未開門,電話回訪。3天未開門,上門詢問幫扶’。”觀山湖分局世紀城派出所社區民警吳琴芳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觀山湖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量人員不斷涌入,轄區人口結構和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控制不住、管得不好”成為實有人口服務管理的痛點和難點。

在龍福苑小區內,記者看到業主可以通過門禁卡、身份證、電話號碼、手機APP等多種方式開門,多樣化的開門方式十分人性化。門禁系統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平臺充分應用個人身份證號的唯一性特徵,實行門禁“實名制”鑰匙的申報認證。

門禁鑰匙申請人須實名提交個人身份信息,經管理員對申請人的基本信息、證件照片、人證合一等進行審核合格後,授權發放門禁“實名制”鑰匙,實現了基礎信息採集由“被動採集”向“主動申報”的轉變。

“多功能的‘智慧門禁’,成了社區民警實時掌握流動人口最新動態的‘法寶’,便於民警快速研判重點人員信息,從而防範與打擊犯罪行為,給社區居民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吳琴芳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智慧門禁”是打造“智慧社區”的服務體系內容之一,旨在通過大數據手段提升流動人口管理水平。它的“智慧”,在於通過門禁系統的物聯網感知層(視頻採集器、刷卡器)、網絡層(3G聯網)和應用層(APP)等要素上疊加社區警務需求,實現“前端信息主動精準抓取、後端數據分析研判提示”,使門禁系統由單一的開關門功能,升級成集服務、管理、研判為一體的高度“互聯互享”的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平臺。

在服務管理精準化方面,社區民警可通過實有人口服務管理APP的“門禁在線”功能,集成掌控小區所有門禁的運行情況。對未關閉的門禁及時提示物管人員,提高門禁系統的安全防範效能。

同時,可通過實有人口服務管理APP的預警功能,對特定對象進行幫扶管控。比如,針對吸毒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重點管控人員設定“357”預警規則,即“3天未開門,啟動預警。5天未開門,電話回訪。7天未開門,上門核查管控”。

此外,社區業主可通過門禁系統APP客戶端及時獲取社區、居委會、警務室、物業公司等推送的租賃房屋登記備案、流動人口居住證辦理、戶籍業務辦理、法律援助、安全防範提示等信息。

還可通過APP客戶端與相關人員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及時反映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使相關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向業主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服務群眾零距離”。

貴州省公安廳副廳長王瑛瑋説,貴州公安近些年抓住國家在貴州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契機,通過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加快警務機制內生性變革,在大數據建設和應用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