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便民 樂民 育民 富民
寧夏文化惠民做足“四篇文章”

2017-05-23 09:57 來源: 寧夏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20日,隆德縣陳靳鄉新和村迎來一批遊客,點單要看馬社火。村支書趙小龍立即召集村民披馬化粧,村民放下鋤頭就是演員。2016年,新和村整合資源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室、活動室、排練室等一應俱全,依託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馬社火,開發馬社火展演、農事體驗等旅遊資源。“已接待遊客3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可達6200元,比上年增加500多元。”趙小龍説。

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每年把“文化惠民”列入民生計劃。如今,寧夏“文化惠民”做足了便民、樂民、育民、富民四篇文章。

自治區財政連續多年投入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示範性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基層文藝團隊、農民文化大院985個,目前全區共有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190個、民間文藝團隊1136支、農民文化大院730個,成為基層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連續5年將免費開放服務列入文化民生工程,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全部免費開放,“十二五”期間免費開放服務人群累計510萬人次,“文化便民”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

我區大力開展“文化樂民”“文化育民”各項活動。5年來,年均開展送戲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進工地演出1600多場,累計開展“送戲下鄉”公益性演出8608場。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創作了《回民乾娘》《花兒》《月上賀蘭》等一批文化精品。以“清涼寧夏”為主題,示範帶動全區發展特色品牌群眾文化活動40多個,每年開展廣場文化演出1500多場,觀眾累計達10多萬人次。

我區培育發展文化産業不遺餘力,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由2012年的54家增加到目前的107家,文化産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51.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64.94億元。“文化富民”更多地還表現在文化精準扶貧方面。2016年,爭取專項資金1700余萬元,為110個貧困村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了文化廣場、簡易戲臺、多功能活動室等。今年又爭取支持資金1.5億元,力爭到8月底全面建成寧夏貧困地區606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是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設施網絡建設的重點,抓好這一工程,就能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使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