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冰雪大陸鐫刻中國印記
——中國南極事業30餘年歷程的光榮與夢想

2017-05-24 08: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白國龍 伍岳)在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的最南端,是白茫茫的冰雪大陸,那裏人跡罕至,卻有無窮的吸引力。南極,對全球來説都是科學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焦點。

從首支南極考察隊抵達南極至今,中國南極事業已走過30多個春秋。適逢第40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召開之際,中國首次發佈白皮書性質的南極事業發展報告——《中國的南極事業》,從中人們可以一覽中國南極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光輝歷程。

30餘年派出近6000人 探秘冰雪大陸

中國的南極考察始於1980年前後,經歷了初創階段的準備。1984年11月,中國派出首次南極考察隊。30多年來,中國先後派出近6000人到南極考察,足跡遍佈南極大陸。

1985年,首個常年考察站—長城站在西南極喬治王島建立,此後中山站、崑崙站以及具有中繼站功能的泰山站(營地)先後建立;“雪龍”船起航,“雪鷹”固定翼飛機起飛,上海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啟用……

30多年來,中國的南極考察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成,對南極基礎科研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據不完全統計,2001-2016年南極科研項目投入達3.1億元人民幣,是1985-2000年的18倍。

懷著探索未知、增進認知與和平利用的初衷,一批批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將南極科學研究作為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的重要途徑,圍繞國際南極科學研究前沿,在南極冰川學、空間科學、氣候變化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並推動南極科學研究由單一學科研究向跨學科綜合研究發展。

中國科學家在南極科研領域發表的《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10位;在南極共回收隕石12017塊,擁有量位居世界第三,為我國月球和火星等深空探測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開展南極研究歷史相對較短,但是發展很快,特別是最近幾年呈現加速追趕的態勢,但仍然稱不上是南極科研的強國。”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説,“不管做了多少工作,南極地區仍然是人類研究數據最匱乏的區域之一。對於全人類來説,研究南極仍然是一件重要的課題。隨著綜合國力的發展,科研水平的進步,中國願意為人類認識南極做出自己的貢獻。”

攜手世界 共赴南極全球治理

30年來,中國一貫重視南極區域的保護和管理,單獨或聯合設立了多個南極特別保護區和管理區。中國南極考察隊在當地執行著最嚴格的保護計劃。南極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因此,對於南極的研究、保護、開發和治理都不能唱獨角戲,而是需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此次在北京召開的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和南極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是首次在中國舉辦,這一切都説明了中國在南極事務的參與度不斷加深。據了解,我國目前已經加入了幾乎所有與南極相關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機構。

不僅參與度提高,中國在南極國際治理方面的話語權也在逐漸提升。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國際處處長陳丹紅表示,中國已經從被動跟隨轉變為積極參與相關規則的討論,並且能夠主動提出一些倡議和議題。

“這次會議上我們提出了南極綠色考察的倡議,得到了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這也是中國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30多年以來第一個主動提出的倡議。”她説。

同時,中國一貫重視極地科學數據的管理和共享,2003年成立的國家南北極數據中心至今已為100余項國際科研項目提供了信息數據服務,用戶來自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英國等10多個國家。中國還向國際社會發佈極地生物、冰雪、岩礦、隕石和沉積物等5大類標本信息。

“參與南極事務初期,我們只是和少數國家有南極科考合作,而且更多是其他國家幫助我們。30多年來,我們合作對象越來越多,領域越來越廣,涉及政策交流、考察合作、科研交流各方面,而且更多地對外提供科考平臺、考察救助,在南極合作中發揮了應有作用。”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説,“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們在南極決策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可以説從南極治理門外人、旁觀者逐漸走進決策圈。”

“雪龍探極” 書寫南極治理新篇章

“近年來,我國南極科學研究水平持續提升,在一些領域取得很好的成果,但總的來説系統性不夠,甚至有些領域仍是空白。”秦為稼認為,重要的原因是硬體不足,南極畢竟自然條件惡劣,有的地區難以到達,科學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苦於沒有條件支撐。因此,國家對南極考察的技術裝備和科研條件的支持投入非常重要。

據《中國的南極事業》報告,“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新建南極考察站、新建先進破冰船、提升南極航空能力、初步構建南極區域的陸——海——空觀測平臺、研發適用於南極環境的探測技術裝備、建立南極環境與資源潛力信息和業務化應用服務平臺。

對於將在“十三五”期間實施的“雪龍探極”重大工程,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林山青副局長表示,“雪龍探極”工程中的具體項目正在論證中,有的已經開始,比如我國第二條破冰船2016年10月已經動工;在羅斯海建站的前期考察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對從事南極科研的人員來説,這是重大利好。秦為稼説,目前在南極地區參與運送考察人員的大飛機主要有美國和俄羅斯的飛機。如果中國有大飛機送科學家去南極工作,會大大節省科學家在路上的時間。

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王宏局長表示,南極事業的光輝歷程,是對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見證。未來,中國希望在深入推進極地科學認知的基礎上,大力增強保護南極、利用南極以及參與南極治理的能力,推動南極事業邁上新臺階,為南極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