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互聯網+流通”究竟到了哪一步

2017-05-26 07:3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核心提示】 “互聯網+流通”是經濟社會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大量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在“互聯網+流通”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並極大地帶動了傳統實體流通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從而在更大範圍展開“互聯網+流通”的創新探索。實踐表明,“互聯網+流通”已經帶動了大範圍、寬領域、多渠道、全鏈條、深層次的流通創新,為流通領域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開闢了新的途徑和注入了新的動力。為此,“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們更加需要按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總要求進行戰略謀劃,加強對“互聯網+”和流通創新發展的引導和支持,促進創新驅動流通發展的新格局加快形成。

“互聯網+流通”呈現新特點新趨勢

在互聯網技術的引領滲透和帶動下,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流通企業,都在積極開展基於“互聯網+流通”的創新探索,在不同領域和環節、針對不同類型商品、從線上到線下,形成了大量、豐富多彩的創新案例,呈現出大範圍、寬領域、多渠道、全鏈條、深層次流通創新的總體特徵和趨勢。

其一,從標準化程度高的商品向複雜商品再向服務拓展。由於商品類型不同,對流通的要求也有較大差異,運用“互聯網+”進行流通創新,創新的形式和複雜程度也有較大差別。整體而言,在不同類型商品的流通創新過程中,“互聯網+”的應用呈現出從標準化程度高的商品,逐步向非標準化、個性化商品,以及服務領域拓展的趨勢。

其二,從單純的線上創新向線上線下融合創新轉變。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B2B和C2C成為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併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新技術和商業模式普及程度提升和大量多樣化需求的涌現,各種新興電商模式開始出現並得以快速發展。眼下,電商企業加快與實體流通企業合作,探索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新模式。通過與線下實體商業流通企業合資合作,電商企業著力對線下實體商業資源進行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改造,借助大數據和移動端,進一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以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改善用戶體驗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電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其三,從技術驅動向多種要素驅動創新逐步轉換。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演進是“互聯網+流通”的主要創新來源。另一方面,創投資本為“互聯網+流通”提供巨大創新支撐。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和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互聯網+流通”的創新發展吸引了資本市場各類風險投資的高度關注,為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的探索、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以及加快培育市場規模,提供了大量創投資金的支持。此外,大數據成為新一輪“互聯網+流通”的創新要素。“互聯網+流通”的快速發展,使得流通領域的海量交易信息、客戶信息、消費信息等數據化和集成化,有效提升了流通領域大數據的價值,為流通企業利用大數據進行再創新帶來巨大發展前景。

其四,從城市、到農村再到跨境的大範圍創新。在發展初期,“互聯網+流通”創新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和主要城市群,目前這些地區依然在流通創新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基礎設施完善以及電子商務日益普及,加之實體商業設施發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流通創新和應用新商業模式步伐明顯加快,已經成為支撐和促進“互聯網+流通”創新的重要領域。除此之外,當前“互聯網+流通”還從國內流通拓展到跨境業務,加快了國內外市場一體化、貿易一體化和消費一體化的進程。

此外,“互聯網+流通”的創新探索還呈現出從大型企業創新示範到小微初創企業共同創新創業、從批零環節創新入手向全流通鏈條互動創新轉變等特點,這些新趨勢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互聯網+流通”創新發揮積極作用

從創新探索實踐的實際效果來看,儘管仍處於探索和嘗試階段,但“互聯網+流通”已經對我國流通體系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發揮了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一是催生新業態、新渠道和新模式並擴大消費需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流通領域更緊密的結合,流通渠道趨於扁平、需求響應速度加快、供求信息更加直接充分,適應了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方式變革的要求,催生出一大批流通新業態、新渠道和新模式,市場供給逐步改善。在農産品、大宗電子交易、服務性消費、物流等領域,出現了很多生産與消費直接對接的流通組織方式。新業態、新渠道和新商業模式的活躍創新,不僅極大提升和改善了流通供給,而且有效擴大了傳統消費市場,並且激活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服務型消費等新興消費市場,成為引領消費、帶動消費的重要途徑。

二是促進流通企業經營方式的變革創新和競爭能力提升。在“互聯網+”快速滲透初期,實體企業雖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但也由此推動了流通企業的加快調整和創新,它們通過積極擁抱互聯網,有效運用大數據,加快業態、管理、組織、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變革和創新,不斷適應新的競爭形勢。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的創新實踐中,進一步凸顯了流通企業所具有的實體經營資源、信息、知識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為互聯網企業和流通企業轉變方式,加快分工合作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開闢了新途徑。

三是加速流通現代化步伐。一方面,加速了流通信息化進程。由於電子商務本身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商業模式中的創新應用,因此在流通企業實施“互聯網+”的過程中,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有效運轉,就成為整個流通體系的中樞系統。另一方面,加速了現代化流通設備設施的應用和普及。隨著“互聯網+流通”向縱深發展,批發、零售和物流企業加快了先進物流及商業設備設施的應用,這對於提升我國流通業整體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都發揮了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四是加快全國統一市場建設和內外貿一體化進程。跨境電商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國擴大消費和吸引海外消費回流的重要途徑。隨著制度和環境的日益完善,跨境電商對國內外市場一體化和貿易一體化的促進作用也將更加凸顯。

五是促進了城鄉和區域間實現均衡發展。借助“互聯網+流通”創新,特別是導入電子商務等新商業模式,改善了城鄉和區域在流通領域長期存在的不均衡。不僅有效拉動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的消費需求,而且還增強了欠發達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動力,從而帶動不同區域和城鄉協調、均衡發展。

六是促進流通領域供給側改革。“互聯網+”具有突出的跨界和融合特點,其創新日新月異,窗口期很短。同時,與製造業相比,流通領域創新特別是服務消費領域創新,對信用、法規標準、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等有較高的要求,這將對政府監管、治理體系、法治環境和貿易規則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扁平、專業、寬鬆和快速的監管體系和有利於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企業和市場的創新及發展訴求,將倒逼制度進行適應性調整,促進深化流通領域改革,進一步對接國際商業規則,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內對外開放,進而促進我國流通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順利推進。

以“互聯網+”為契機加快流通創新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等一系列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全面推動流通創新向縱深發展。需要儘快形成以深層次、多樣化、大範圍、全方位創新為動力的流通新格局,持續推動和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渠道、新組織、新模式,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營造公平、透明、規範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拓展流通發展新空間,推動流通産業結構升級,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全社會流通成本不斷下降和流通效率持續提高。

第一,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模式創新,促進流通領域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加快電子商務對各類商品流通活動的全覆蓋,促進電子商務的業態創新,鼓勵綜合電商、自營電商和各類垂直電商等多種方式的發展,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細分化的市場需求,創造多樣化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加快基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等多種網絡技術的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探索。

第二,鼓勵線上線下互動創新,拓展流通發展新途徑。支持各類實體流通企業加快提升信息化水平,積極採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通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絡展示、商品銷售、消費服務等創新活動,實現實體流通的“在線化”。

第三,推動上下游環節對接,打造基於互聯網的全新供應鏈體系。鼓勵電商平臺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拓展供應鏈服務,引導帶動供應鏈企業、商戶實現互動和一體化發展,創新定制化等新興商業模式。

第四,加快電子商務服務的專業發展,打造新型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加快新型流通服務的專業化發展,重點支持電子支付、信用、物流、檢驗認證、大數據共享等第三方專業服務的發展,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及流通領域的生態環境。

第五,加快提升流通領域信息化水平,用網絡技術改造傳統流通企業。加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流通企業。在繼續提升內貿流通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支持用信息技術、互聯網設施改造傳統流通企業,提升信息化、互聯網化的應用水平。

第六,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互聯網+流通”創新補齊短板。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大型流通企業、批發市場等主體積極參與,加快建設專業化的流通大數據平臺,在更大範圍促進流通領域大數據的集成和共享,為流通創新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課題負責人:任興洲 王 微 課題組成員:王 青 李 布 漆雲蘭 劉 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