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開啟科技強國的宏偉征程

2017-05-30 07:2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開啟科技強國的宏偉征程
——寫在首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

4月27日,伴隨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太空築家”的人類夢想實現了關鍵一步;5月5日,中國上空第一次飛翔著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為搶佔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創造了先機……近一段時間,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就其中的三項重大成就發出賀電。

捷報頻頻傳來,每個參與項目建設的科技工作者都激動不已。5月30日,這些科技工作者將首次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一年前的同一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發出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極大地鼓舞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也賦予科技工作者更加光榮偉大的使命。

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號角,走向科技強國的宏偉征程,肩負重擔、創新爭先,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升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創新能力,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加速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邁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繼去年“科技三會”以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政策,進一步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化解科研經費使用頑疾、為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便利、出臺體現知識價值的分配政策、貫徹落實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各項措施與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改革密切配合,破除對科技工作者的束縛,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創新創業環境,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不斷高漲。

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前瞻性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整體水平已從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我國的原創技術越來越多。就我研究的抗腫瘤藥物領域而言,以前主要以仿製藥為主,這些年我國不斷有原創新藥上市。像中國新藥埃克替尼,有明確的臨床研究數據證明,與同類進口藥物相比,其療效相當,安全性好,價格更便宜。”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石遠凱説,“搞藥物研發是整個生命科學的集成,它是一個研發體系,必須要一步步往前走,按照藥物研發的客觀規律做,從仿製到原創的變化正是得益於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剛剛在5月27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牌,其總設計師李東對我國科技整體實力的進步也感悟頗深。“運載火箭的技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引進的選項,也沒有相關研究材料,逼著航天人從最初就要自主創新。正是因為我國擁有了足夠的科技實力,我國的科學家擁有了足夠的科研能力,才支撐起現在航天科技成果的井噴式爆發。”李東説。

科技工作者還積極將技術轉化為應用成果。科研與實際應用密切結合,成為支撐經濟發展、促進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急需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科技工作者在創新創業大潮中引領風騷、勇往直前,成為我國“雙創”的主力軍。

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所長張幸紅帶領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創新團隊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他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憑藉研究所的藍寶石晶體生産相關技術發明,奧瑞德光電公司成功上市,市值200億元。“國家現在對科研人員的政策很寬鬆,可以停薪留職,可以自己創業,促進了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産生效益。”

科技工作者為創新驅動發展增強了新的動力,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方面,國內的科技工作者做出了貢獻,海外科技工作者也通過多種形式為國內經濟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服務。一批批海外留學生學成歸來,其數量已經超過每年到海外留學學習的人員數量。他們帶回了先進的學科技術和管理理念,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不斷注入新的靈感和血液,形成國際交流的正循環。“我們團隊的主要骨幹都有機會走出去,有國外學習或工作經驗。在國際合作的大環境裏,要知道和國外的差距,明確我們在項目中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激勵科技工作者在國際競爭中發揮作用。”莊紅林説,他所在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團隊剛被授予全國創新爭先獎牌。

青年科技人才在不斷脫穎而出。“整個科技隊伍,年輕人擔當重任已經成為比較普遍的情況。老科技工作者甘當伯樂人梯,或者仍然在一些重大工程和科研中發揮作用,但是青年人才擔當重任,在一些重大工程上、重大科研上、突破的科研成果上,都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表示。張幸紅帶領的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創新團隊,平均年齡42歲左右,“80後”6個人。“我們的研究團隊分五個梯隊,以老帶新,年輕人分配到五個梯隊中,團隊給年輕人最大的支持。像我們重點實驗室基金專門留給副教授以下的年輕人,鼓勵他們成長。”張幸紅説。

截至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數量是8100萬,預計到2016年底的數量可能要超過1億。我們有理由相信,規模如此龐大的科技工作者隊伍,完全可以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貢獻。(記者 杜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