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如何讓城市“代謝系統”更健康

2017-05-30 08:1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 我國垃圾分類的重點是廚余垃圾收集運輸,突破點是公共服務體系與物業社區的有效銜接。

□ 各類垃圾最終無外乎焚燒、填埋、生化三種終端處理方式。處理方式決定了前端分類方式。

□ 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前提是生活垃圾收運網和廢舊物資回收網“兩網融合”。

□ 在建立適合中國垃圾特點和適應末端處理模式的垃圾分類方式的同時,還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體系。

要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普遍推行垃圾分類是前提條件。而垃圾産生源頭的分類投放,更與每一個人密切相關。垃圾分類是越細越好嗎?當然不是!北京環衛集團總經理張農科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垃圾的收集治理,是城市重要的“代謝系統”。解決垃圾分類難題,關鍵是探索再造符合國情的垃圾分類模式。

“代謝系統”不堪重負

“我們小區有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3個分類垃圾桶。可實際上,3個桶裏的垃圾差別並不大,都是混在一起的。”北京市民劉女士説。張農科説,這不僅因為居民的分類素養還不夠,更因為分類過的垃圾最終又被混裝在一起運走,挫傷了居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

垃圾分類為何會面臨這樣的尷尬?“現在,正規的環衛運行是從垃圾樓開始的,之前屬社區和物業自治的範疇。”張農科説,“我國垃圾分類的重點是廚余垃圾收集運輸,突破點是公共服務體系與物業社區的有效銜接”。

他告訴記者,在計劃經濟時期,供銷社體系主導廢舊物資回收;剩下的垃圾由市政環衛部門統一收運。廢舊物資回收和生活垃圾收運兩個網絡並行運轉,互相支撐,客觀上起到垃圾分類的作用。隨著供銷社體系退出,小商小販和“拾荒者”成為廢舊物資回收主體。因為不具備處理能力,商販把有用的拿走,沒用的重新混入生活垃圾,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近年來,隨著廢舊物資的價格走低,越來越多的小商小販另謀出路,加上近幾年電商發展帶來包裝物激增,本應進入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的廢棄物涌入環衛部門負責的生活垃圾網,造成末端處理設施的超負荷運行。

“垃圾産生量快速增長,有害成分不斷增多,廢舊物資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突出。”張農科説,與此同時,社會上提出的各種分類方式層出不窮,“亂花漸欲迷人眼”。從環衛人的角度看,張農科説,“搞分類切忌做‘盆景’,要找到能廣泛推廣的方式”。

垃圾到底應該怎麼分類?張農科介紹,國際上主要有3種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簡單分類模式,以填埋為主要處理方式;以德國、瑞典等歐盟國家為代表的有限分類模式,將垃圾分成5類至6類,對可生化組分和可燃組分進行生化和焚燒處理;以日本為代表的無限分類,將垃圾分成100多類,採取的模式是無限分類與焚燒處理。

“每個國家的垃圾分類模式都是由垃圾組分、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等國情決定的。”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我國選擇了源頭“乾濕分開”與末端工業化集中分選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對垃圾進行分類。

管理方式亟待改進

垃圾分類思路清晰,為何推進起來困難重重?從根本上説,是垃圾的概念出了錯。

在國際上,垃圾是對所有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統稱,分類在此基礎上進行。歐盟國家及日本的城市固廢,均由一個部門進行管理,不存在廢品回收的網絡,而是由一個市場化主體進行收集和處理,由大型的環境綜合服務商進行綜合實施。

而在中國,垃圾特指生活垃圾,不包括廢舊物資、電子垃圾、建築垃圾、有害垃圾、醫療垃圾等。“生活垃圾僅佔城市固廢的一小部分。”張農科説,“我們把垃圾概念縮小化、固定化了”。而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垃圾概念實際上在擴大。近年來,北京生活垃圾産生量呈兩位數增長。

在北京,每年除了産生800多萬噸的生活垃圾,還有950萬噸的建築垃圾、500萬噸的廢舊物資、250萬台套的電子廢棄物、7萬噸的地溝油、2萬噸的廢機油以及49種危險廢棄物沒有得到全量分類收集處理。其中,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門監管;廢舊物資歸商務部門監管;電子垃圾歸發改工信部門監管……環衛部門承擔的垃圾收運網絡被限制在很小的公共領域。

“但無論怎麼分割,各類垃圾最終無外乎焚燒、填埋、生化3種終端處理方式。處理方式決定了前端分類方式。”他説,要提高垃圾處理效率,前端分類尤為重要。中國垃圾的一大特點是廚余垃圾含水量大、有機質多,直接填埋會污染水土,焚燒易産生有毒有害氣體。因此,我國垃圾分類總體思路是把廚余垃圾(濕垃圾)分出來,進行生化處理,轉化為肥料或沼氣等可再生能源。

目前,我國的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已經按照乾濕分類的處理模式建設,這就決定了前端分類只要把幹垃圾和濕垃圾分開即可。居民把廢塑料等廢舊物資分為一類,把以廚余垃圾為主的濕垃圾分為一類,把其他乾燥的生活垃圾分為一類即可,由專業企業上門分類收集。其中,幹垃圾進行工業化再分選,有價值的東西再利用,剩餘部分焚燒處理。

“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垃圾分類問題,出臺了很多文件,但法規體系還不健全。”張農科舉例説,法律上垃圾概念界定不清、剛性不足,對造成垃圾分類“二次污染”等問題違法不究、執法不嚴。由於法律和行業壁壘,沒有打通分類投放與收集的通道,垃圾車進不了小區造成垃圾混裝混運。“只要垃圾分類在兩張網上進行,普遍垃圾分類制度就很難建立起來。”

分類模式亟待再造

要推行垃圾普遍分類制度,形成中國特色的垃圾分類經驗,再造垃圾分類模式已刻不容緩。

張農科認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前提是生活垃圾收運網和廢舊物資回收網“兩網融合”。這樣才能在前端,對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口徑管理;在中端,在一張固廢物流網上分類轉運;在末端,廢舊物資和生活垃圾進入不同處理設施進行分類處理。從而有利於所有城市固廢納入一個體系內處理,防止垃圾體外循環造成“二次污染”。

在建立適合中國垃圾特點和適應末端處理模式的垃圾分類方式的同時,還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體系。在頂層設計、公共政策制定、宏觀調控、激勵機制以及公民教育上下功夫,讓垃圾分類投放成為百姓自覺,同時剝離廢舊物資的商品屬性。提供準公共服務的環衛企業,要把服務節點從游離于前端之外的垃圾樓,前置到源頭,把收運網絡“織”進小區,解決垃圾分類“最前一公里”的問題。

無論紐約、倫敦、巴黎還是東京,都有一家專業化的環境綜合服務商,負責垃圾的分類收運與處理。民眾是垃圾分類體系的參與者,是實現垃圾分類模式再造的基礎。“垃圾分類應由專業化的企業承擔市場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這將更有效地實現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志願者陳先生説。

值得關注的是,垃圾分類市場體系建設中應提高準入門檻,讓有處理能力的企業進社區、機關、學校,實現“桶車直運”。為什麼?以回收廢棄冰箱為例,不具備污染物處理能力的收集者,在收運廢舊冰箱後,很可能把冷凝劑隨意傾倒;有處理能力的企業,才能實現真正分類、有效運行,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

張農科説,垃圾分類是個大産業。西方大城市選擇單一運營商,是以規模化實現質量的可控、服務的可持續。“我們應該學習大紐約、大首爾經驗,在城市集群中規劃設施,在區域協同中搞大園區。積極培育綠色化産業,不斷完善末端綜合處理能力,以更好地支撐前端分類。”

他提出,還要構建與中國特色垃圾分類模式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機制。堅持政府主導下的垃圾分類模式再造,統一垃圾概念,把所有城市固廢物的管理交由一個部門,改變目前“政出多門”的格局。這樣才能落實垃圾分類的主體責任,理順與市場的關係,建立統一的分類標準,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全國經驗。(記者 楊學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