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
打造中德經貿合作“升級版”

2017-05-31 07:4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作為全球性貿易大國,作為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合作夥伴,中德將以此次訪問為契機,對外發出推動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信號

中企赴德投資並購是企業著眼于長遠發展,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不僅有利於中企多元化發展,也為德企提供了亟需的資金支持和市場渠道,為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給雙方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5月31日至6月1日,李克強總理將正式訪問德國並舉行中德總理年度會晤。《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次訪問採訪了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

史明德説,此次李克強總理訪德同默克爾總理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有以下幾個背景:一是中德建交45週年。45年來,中德關係有過起伏,但總體上是好的,在中歐關係中發揮著引領和穩定錨的作用。二是歐洲面臨複雜形勢。一方面,法國大選結果對歐洲有利;另一方面,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等不斷挑戰歐洲一體化及歐盟治理能力。作為歐洲主要國家,德國的作用和影響力凸顯。三是世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全球大國關係面臨調整,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各國面臨開放和孤立、合作與對峙、多邊或單邊的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克強總理第三次正式訪問德國,是中國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出發採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對中歐及中德關係具有重大意義。兩國領導人將回顧並總結中德關係發展歷程,就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一帶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進一步相互開放市場等重大議題深入交換看法,也會深入探討當前國際形勢和地區熱點問題。作為全球性貿易大國,作為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合作夥伴,中德將以此次訪問為契機,對外發出推動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的信號。

史明德説,中德兩國關係可以用“實”“深”“廣”3個關鍵詞概括。從政治層面看,中德關係定位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三級跳”。2004年雙方宣佈在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框架內建立具有全球責任的夥伴關係,2010年兩國決定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4年雙方將兩國關係進一步提升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中德高層交往十分密切,尤其是2014年和今年,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都在較短時間內相繼訪問德國,這在中德關係史上極為少見。默克爾總理任內已十次訪華,成為訪華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領導人。

從經貿層面看,德國繼續保持中國在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去年中國首次成為德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夥伴。1972年兩國建交時,雙邊貿易額僅為2.72億美元。去年中德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1512億美元。換句話説,現在中德一天的貿易額就相當於45年前一年半的貿易額。中德經貿合作一直在中歐經貿關係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德貿易額一直佔中歐貿易的近三分之一,相當於中國與英國、法國、意大利3國貿易額的總和。

近年來,兩國雙向投資加速增長,成為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支柱。按照中方的數據,目前德企在華已達8200家,累計投資超過600億美元。中企在德也達到2000家,累計投資約80億美元。雙方投資領域更寬、主體更加多元、形式更豐富。特別是近年來中企對德投資並購增長較快,但相較美、歐等國對德投資規模依舊較小,中國對德投資存量佔德國吸收外資總量的比重還不到1%。德方針對中企並購的擔心主要在於技術流失、公司裁員、出現人去樓空等現象。但事實上,上述情況並沒有出現。中企赴德投資並購是企業著眼于長遠發展,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不僅有利於中企多元化發展,也為德企提供了亟需的資金支持和市場渠道,為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給雙方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是互利共贏的。

史明德表示,中方一直在關注歐盟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義務問題。這是一項“日落條款”。履行第15條是歐盟和德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關係到中歐經貿合作的大局,也關繫世貿規則的權威。不久前訪華的德國外長加布裏爾在北京同王毅外長會談時就該問題作了積極表態。他表示,各方都應履行第15條義務,同時歐盟有關法律的修訂不應針對和歧視任何國家,應當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中方認為,這是德國政府的一種負責任態度,並願意看到德國繼續發揮積極影響,希望歐盟儘快全面徹底履行第15條義務。(記者 王志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