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蛟龍”號20次深潛“海洋中的珠穆朗瑪”

2017-06-01 21: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日電(記者 劉詩平)當地時間1日16時43分(北京時間1日14時43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載著3名潛航人員從馬裏亞納海溝深淵回到水面。17時12分,“蛟龍”號回收至“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甲板,標誌著“蛟龍”號今年馬裏亞納海溝的最後一潛順利完成。

這是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馬裏亞納海溝作業區的最後一潛,也是“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從2012年海試以來進行的第20潛。

馬裏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有“海洋中的珠穆朗瑪”之稱。事實上,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放進馬裏亞納海溝,也還會沉在海平面以下2000余米。到目前為止,僅有3人抵達過其萬米深淵。

從2012年開始,“蛟龍”號3次來到這裡,先後完成20次下潛,其中12次潛深超過6500米,是世界上在馬裏亞納海溝下潛次數最多的載人潛水器。

“2012年6月15日,‘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第一潛在馬裏亞納海溝進行,最大潛深達到6671米,成為我國深海載人技術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當年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説,4天后完成的第二潛,最大潛深6965米,“蛟龍”號首次坐底,作為世界同類載人潛水器首次在6900米深度成功實現海底沉積物取樣。

同年6月27日,“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下潛,最大潛深達到7062米,成為全世界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所能達到的最大深度。

4年後的2016年夏天,“蛟龍”號重返馬裏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6次海試下潛不同,這次“蛟龍”號作業以科學目標為主,搭載科學家開展了9 次大深度下潛作業,最大潛深6697 米。

9次深潛中,採集了多個深淵底層水體、底棲生物、沉積物和岩石樣品,為科學家研究海洋最深處發生的深部釋氣與化能生命、生命過程與生命演化、俯衝作用與板塊活動等提供了堅實基礎,併為開展深淵環境、深淵生物,以及深淵地質研究積累了科學依據。

本航段進行的5次深潛中,新華社記者搭乘“蛟龍”號完成第一潛,成為新聞記者首次在世界最深處的下潛。接下來的4次下潛,均為6000米以上大深度下潛,其中3次超過6500米。

“本航段在馬裏亞納海溝的下潛,對南、北坡底棲生物群落進行了觀察和採樣,了解了海溝特徵性物種的空間分佈特徵;獲取了馬裏亞納海溝不同深度的氣密海水樣品,為研究深淵底部釋氣機制提供了珍貴的樣本。”本航段首席科學家彭曉彤説。

同時,“蛟龍”號對馬裏亞納海溝南、北坡岩石破碎帶進行了觀察和取樣,了解了馬裏亞納海溝底部基岩的基本岩石學特徵和蝕變程度;對海溝底部沉積區域進行了觀察和取樣,了解了馬裏亞納海溝底部的沉積特徵。

“‘蛟龍’號10天內完成5次大深度下潛,3次超過6500米,最大深度達到6699米,整個階段潛水器性能穩定。”中船重工702研究所研究員程斐説,本航段第二次下潛成功回收2016年布放的Gas-tight採水器,更是世界上首次實現6000米級海底設備布放長達一年時間的回收,充分驗證了“蛟龍”號在大深度下的定點作業和搜尋能力。

本航段現場總指揮鄔長斌説,“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下潛20次,不僅下潛次數最多,而且超過6000米深度達16次,超過6500米深度達12次,全方位驗證了“蛟龍”號系統設計的先進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深淵前沿科學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一手樣品和數據,有力地推動著我國深淵前沿科學研究進步和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