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京津風沙源治理17年累計造林營林742萬畝

2017-06-19 08:48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京津風沙源治理17年累計造林營林742萬畝
五大風沙危害區全部披綠

6月17日是第23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經過17年的京津風沙源治理,本市累計完成造林營林742萬畝,五大風沙危害區全部披綠。過去風沙肆虐的大興永定河綠化帶等,還成為市民新的休閒地。

京津風沙源治理起始於2000年。當年3月至4月,8次強沙塵暴和4次揚沙天氣橫掃京津冀在內的15個省市自治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隨之啟動,北京市在門頭溝、房山、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延慶7個區,開展了一場人與沙的艱苦搏鬥。

延慶康莊、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風沙危害區常年沙塵四起,是重點治沙地。延慶康莊風口,是外地風沙入京的主要通道。“每年春季,幾十支專業施工隊浩浩蕩蕩開進山,一幹就是3個多月。”延慶園林綠化局副局長王淑琴介紹。延慶荒山以石質陽坡為主,土層薄,種植條件差,樹坑是工人們用鐵鍬、洋鎬、鋼釬一點點兒挖出來、鑿出來的;為把樹苗送上山,還用上了纜車;為保水保墑,採用了馬來西亞棕櫚生態墊、保水劑等若干造林新材料、新技術。

如今,延慶綿延50公里的北山坡已從荒山變成綠嶺,一棵棵綠樹猶如一名名戰士,組成樹陣抵擋大漠風沙。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累計完成造林營林690萬畝,植樹1.5億株。工程區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2%,比2000年增加了12.2個百分點。2000年至2002年,北京市的沙塵天氣發生日數均在13天以上,而2012年只有2次。相應的,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也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12年的281天。

瞄準休閒旅遊、綠色種植養殖和特色林果三大産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在讓荒山禿嶺披綠的同時,還帶動當地村民端起了綠色飯碗。

平谷區鎮羅營鎮地處偏遠,山禿嶺荒,過去村民沒有來錢的路子。開展京津風沙源治理後,山頭陸續披上綠裝。村民結合紅肖梨、山楂、板栗等經濟林種植,發展起了民俗旅遊和休閒採摘。2015年,全鎮各村旅遊收入佔村民收入的70%以上,有120多戶農家樂戶均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玻璃臺村、張家臺村、大廟峪村還被評為北京市最美鄉村。

京津風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實施以來,工程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3729元增加到2012年的14433元。工程打造的“百里一條川”、“百里山水畫廊”、“九曲十八彎”等,都成為北京溝域經濟的典範。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已于2013年啟動實施,工程區除此前的7個區外,還增加了大興。截至目前共完成造林營林52.58萬畝。

市園林綠化局治沙辦主任胡俊介紹,與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更注重森林質量提升。本市通過多年大規模造林,森林面積已達到一定存量,但森林總體健康水平不高,樹種單一、林分結構不合理、林木蓄積量低。二期工程全將對150萬畝低效林進行改造,推進現有森林的功能完善和升級。(記者 王海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