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激發內生動力 走在脫貧路上——廣東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新路徑

2017-06-23 17: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6月23日電(記者 田建川)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腹地,貧困戶周傑只能“在石頭縫裏種莊稼”。2畝貧瘠的山坡地,一年收入不到3000元。

土裏刨食,“沒有啥子辦法”。想外出打工,就得離開貴州省畢節市維新鎮坪子社區海心小組的老家,4個年幼的孩子誰照顧?

脫貧的“要緊事”,不只周傑一個人在想。廣州市對口畢節市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陳震和他一樣操心。幾個月來,陳震帶著工作組和當地政府一起出謀劃策,為像周傑一樣的建檔立卡戶找脫貧出路。

2016年,中央調整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關係,實現對民族自治州和西部貧困程度深的市州全覆蓋。廣東派出5個工作組,迅速紮根桂川雲貴四省區的扶貧一線,畢節組就是其中的一個小隊。

陳震説,在畢節,像周傑這樣的貧困戶不在少數,讓他們外出務工不現實。既能照顧家又能穩定脫貧,得靠就近就業。

維新鎮坪子社區位於總溪河風景區,盛産瑪瑙紅櫻桃,廣州市投資500萬元在這裡打造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正緊張施工。周傑兩口子被安排到工地上打工。

維新鎮黨委書記鄧雲説,該項目將建設農産品交易市場、停車場等設施。建成後,保安、保潔員等崗位將優先提供給貧困戶,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社區的104戶貧困戶還將從租金、停車費等經營收益中獲得分紅。

在距離周傑家400多公里的廣西德保縣都安鄉淩圩村,20歲姑娘李飛飛也正走在脫貧路上。為了掙錢,她曾到珠三角打工,但家裏處處需要照顧,她只得回到老家。她的心一度很荒涼,就像這裡的石漠化山區一樣。

2016年,深圳市南山區開始結對幫扶德保縣,雙方共同投資1425萬元打造2700畝的粵桂扶貧桑蠶産業園。這個園區就在李飛飛的家門口,這讓她看到了希望。

李飛飛加入到海萍富民桑蠶專業合作社。如今,她在桑蠶園裏每個月有1600元的打工收入,年底時還能獲得合作社3500元的分紅。

“我邊打工邊學種桑養蠶技術,等攢夠了錢我就自己搞蠶室。”李飛飛説。

把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注重因地制宜的造血式幫扶。廣東省扶貧辦主任梁健説,在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廣東把市場、産業、技術等優勢和被幫扶地的資源、生態等優勢深度對接。按照“當地所需、廣東所能”的思路,重在通過多方外力的推動,先富幫後富,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貧困戶阿牛吉木原本生活在四川涼山州越西縣申果鄉達布村,村民們靠種植馬鈴薯、苦蕎勉強度日。去趟82公里外的縣城得走泥巴路、轉兩趟汽車,花六七個小時。

2016年8月底,廣東佛山市和涼山州建立扶貧協作結對關係後,迅速選派工作組開展工作,對全州11個貧困縣的易地搬遷項目進行實地調研對接,將1.1億元的援助資金一次性劃撥到位。

今年1月,阿牛吉木一家和村裏其他62戶貧困戶從山上搬了下來,住進新房。這個名為“廣東(佛山)新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地處平坦的山間盆地,距離縣城僅10公里,緊鄰寬闊的省道公路。阿牛吉木説,能住進有三個房間的寬敞新房,她“做夢都沒想到”。

搬得出還得穩得住。如今,阿牛吉木的老公和兒子分別在成都和江西務工,一年能掙兩三萬元,她參加了村裏組織的彝繡培訓班,平常在家繡點手工藝品。“前幾天到縣裏的集市上賣了3個繡包,賺了300多元。”阿牛吉木挂著一臉的笑容。

佛山市對口涼山州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葛承書説,易地搬遷不是蓋新房子給福利,而是通過阻斷致貧的自然條件因素,轉變貧困戶聽天由命的苦熬思想,激勵他們勇於改變貧困現狀,扶起脫貧的志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