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邁上新臺階

2017-07-01 08:09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審議通過“一細則三方案”
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邁上新臺階
生態環境聯防聯控

四省市將攜手共同建設跨界水體監測網絡建設、開展流域污染治理省際合作試點、推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共建共管跨界自然保護區、開展區域聯合執法行動。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四省市將在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建設上加強省際合作,包括加快推進三峽水運新通道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烏江航道等級提升;加快水富—宜賓—重慶幹線航道建設;推進江津—習水—古藺、畢節—鎮雄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設;爭取重慶—遵義等高速公路擴容,並新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力爭川渝電網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儘快建成投運;積極推動雲電入渝;共同推進藻渡大型水庫工程前期工作等。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四省市將著力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和政策壁壘,穩步推進區域內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力爭在就業、社會保障、公共醫療、公共交通、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領域,實現資源共享、要素互通、制度互聯、待遇互認。

協同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公路鐵路等加快互聯互通、醫保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6月30日,在重慶召開的“首屆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上,重慶、四川、雲南、貴州四省市審議通過了《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以及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個重點工作方案。

市發改委一負責人表示,在“一細則三方案”中,四省市間各領域的全面協商合作、實打實的政策措施,都標誌著長江上遊地區邁入了加強全面合作、協同綠色發展、共建長江經濟帶的新階段。

生態優先

攜手保護長江上遊生態環境

去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重慶並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對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指示,他特別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為此,我市把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作為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路徑,深入推動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不斷優化調整國土空間佈局,促進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增強整體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開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推進“共抓大保護”中突出問題整改,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五大環保行動,健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加快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使長江兩岸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0.2%,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1天,長江幹流出渝斷面水質總體優於入渝斷面水質。

如何推進長江上遊地區共建生態屏障?此次聯席會上,長江上遊四省市共聚一堂,審議通過了《2017年生態環境聯防聯控重點工作方案》,為長江上遊地區協商解決跨區域生態環保事項,破解協同發展難題,促進區域綠色協調發展打下了基礎。

按照該方案,四省市將攜手共同建設跨界水體監測網絡建設、開展流域污染治理省際合作試點、推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共建共管跨界自然保護區、開展區域聯合執法行動等,著力形成生態共建、污染共治、協力共管、信息共享的“共抓大保護”格局,保護好長江上遊的生態環境。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加快長江上遊地區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基礎。近年來,我市按照內暢外聯、互聯互通的原則,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統籌推進鐵、公、水、空等低碳交通發展,加快了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建設。

目前,全市四級以上航道里程達到1400公里,船舶運力標準化率達到77%,港口集疏運體系日趨完善,江北機場東航站區及第三跑道項目即將建成,渝萬鐵路建成投運,開工鐵路樞紐東環線、開城高速、武隆機場等項目,鐵路運營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空港旅客吞吐量分別達到2231公里、2818公里、3589萬人次。

長江上遊地區如何進一步加強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席會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長江上遊四省市審議通過了《2017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作方案》,為四省市間打通基礎設施瓶頸指明了方向。

按照該方案,四省市將在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建設上加強省際合作,包括加快推進三峽水運新通道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烏江航道等級提升;加快水富—宜賓—重慶幹線航道建設;推進江津—習水—古藺、畢節—鎮雄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設;爭取重慶—遵義等高速公路擴容,並新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力爭川渝電網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儘快建成投運;積極推動雲電入渝;共同推進藻渡大型水庫工程前期工作等。

加強共建共享

實現區域內公共服務均等化

就業、社會保障、公共醫療、公共交通、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與每一位市民密切相關,異地就醫是否能及時報銷、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如何保障等都是市民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

此次聯席會也就四省市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做出了安排。按照《2017年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重點工作方案》,四省市將著力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和政策壁壘,穩步推進區域內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力爭在就業、社會保障、公共醫療、公共交通、文化教育、社會服務等領域,實現資源共享、要素互通、制度互聯、待遇互認。

今年,各省市將加強醫保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合作,擴大區域內聯網結算醫院覆蓋範圍,方便更多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支撐建立跨省際間醫療聯合體和雙向轉診,按照自願原則建立轉診綠色通道;統籌安排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開展博士後研究人員聯合培養;加強區域旅遊協作,區域內旅遊汽車實現無障礙通行;搭建國際人才交流互助合作平臺;推進城市共同配送車輛“綠色通行證”共享,在區域內實現物暢其流,促進商貿物流高效銜接等。

加快協同發展

合作將延伸至産業創新和市場一體化

本次聯席會雖然審議通過了“一細則三方案”,在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領域實現了廣泛的合作,但這僅僅只是一個起點。

記者在《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上看到,未來,隨著四省市協商合作機制的成熟,各地合作的範圍將越來越廣,拓展到更多領域,將陸續審議商定《四省市産業創新協同發展重點工作方案》、《四省市市場一體化體系建設重點工作方案》等,為長江上遊四省市協同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記者 郭曉靜 王翔)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任晶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